近日,,湖南警方通報了一起“二維碼”盜刷案件,。趙女士從事手機銷售,在通過視頻向客戶出示收款碼后,,賬戶里的資金被離奇轉(zhuǎn)走,。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碼,錢款為何被盜刷,?
2024年7月,,趙女士收到一個陌生人的好友申請,對方表示想購買手機,。雙方敲定型號與價格后,,對方提出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付款。趙女士提供支付寶收款碼后,,對方以各種理由稱無法支付,,要求通過視頻通話進行付款。在趙女士展示收款碼的短短幾秒內(nèi),,她的支付寶賬戶被刷走了1400多元,。隨后,趙女士報警,。
警方通過對現(xiàn)有線索梳理分析,,發(fā)現(xiàn)這是一起利用受害者缺乏對“付款碼”等支付信息保護意識而進行的盜刷案件。打開支付寶“收付款”功能時,,首先出現(xiàn)的是“付款碼”,。趙女士被盜刷的兩筆資金分別為499元和999元,都在支付寶免密支付額度內(nèi),。警方推測,,犯罪分子通過支付寶“付款碼”和“收款碼”切換的間隙,將受害人的“付款碼”截屏或拍攝下來,并利用免密支付功能盜刷了受害人的錢款,。
民警指出,,不少支付平臺的收付款碼存在類似設(shè)置問題。使用者在支付程序中打開收款頁面之前往往要先經(jīng)過付款頁面,,加之許多用戶開通了小額免密支付功能,,不用輸入密碼就可以直接支付,這也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經(jīng)過深入研判,,警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以黃某為首的專業(yè)盜刷團伙,該團伙長期在湖南及廣東等地流竄作案,,共實施犯罪200余起,,涉案金額達一百余萬元。目前,,黃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公眾提高安全意識,,注意保護支付信息,,不可隨意展示給他人。建議設(shè)置“付款碼”隱私保護并關(guān)閉免密支付,,以避免潛在風(fēng)險。商家在遇到持有來源不明的付款碼的可疑人員時,,應(yīng)謹慎處理,,一旦發(fā)生財產(chǎn)損失,要第一時間報案,。
為保護個人信息,,可以打開支付寶“收付款”,點擊右上角的“···”,,選擇“付款碼隱私保護”,,開啟該功能。同時,,可以通過支付寶“我的”頁面進入“設(shè)置”,,找到“支付設(shè)置”中的“免密支付”選項,關(guān)閉該功能,。
重慶的周女士在一家酒店上班,,這天酒店接到了一筆訂單,,“客戶”提出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讓周女士出示收款碼在線收款。
2024-09-27 14:11:00騙子在付款碼收款碼切換瞬間盜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