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起廣泛關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表示,,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概率為2%。這顆小行星的直徑估計在40米至90米之間,,相當于一座大型建筑。
關于“2024 YR4”的信息仍然有限,,但天文領域科普專家曹林查閱了國內(nèi)外官方媒體以及歐空局發(fā)布的相關資料后認為,,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并非假消息。中國天文專家指出,,目前的撞擊概率只是一個估值,,更重要的是持續(xù)觀測和軌道測算。即使未來對人類構成明確威脅,也有多種防御策略,,如中國正在部署的“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tǒng)”,,全球科學家也在以“行星防御”為紐帶展開協(xié)作。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如何,?曹林表示,,宇宙很大,人們遭遇這種“天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普通人無需驚慌,。實際上,小天體撞擊地球幾乎每個月都會發(fā)生,,比如流星雨就是小行星在大氣層中燃燒時產(chǎn)生的光?,F(xiàn)代人類經(jīng)常可以買到的隕石也是外來天體撞擊地球掉落的物質(zhì),。這類事件一般不會對人類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危害,,但由于網(wǎng)絡通訊發(fā)達,會引發(fā)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生活在地球的人類擁有一層天然的“金鐘罩”,。厚厚的大氣層能夠有效防御大部分小天體的襲擊。當小行星以極高速度進入大氣時,,高溫高壓沖擊波會使結構疏松的小行星解體成碎塊,,在第一關就燃燒殆盡。只有那些個頭足夠大,、密度足夠高的天體才有可能突破大氣層的防御,,對地球上的生物體形成威脅。不過,,小行星對空間站和航天器還是有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聯(lián)合國首次啟動《行星安全協(xié)議》,以應對2024 YR4可能撞擊地球帶來的威脅,。該協(xié)議包含一整套機制和需要遵守的準則,,目的是讓地球為可能發(fā)生的小行星撞擊做好準備。核心內(nèi)容涵蓋建立統(tǒng)一的監(jiān)測網(wǎng)絡,、制定緊急響應計劃,、提供技術援助和資金支持等。首批措施之一是NASA的國際專家小組和ESA的天文學家及空間專家召開會議,,討論防御策略,。
近日,,一顆代號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科學家對其撞擊地球的概率評估從最初的1%提高到了最新的2.1%
2025-02-19 14:40:19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在快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