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三年,對烏克蘭和俄羅斯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烏克蘭在這場沖突中損失慘重,,失去了約20%的領土,包括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地區(qū),。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遭到戰(zhàn)火摧殘,工業(yè)和農業(yè)基礎設施被嚴重破壞,,糧食產量大幅下降,,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戰(zhàn)前烏克蘭人口約為4300萬,,現在減少到2800萬,,其中500萬人逃往波蘭等地,200萬青壯年在戰(zhàn)爭中喪生,,還有大量人口流離失所,。烏克蘭的國債從戰(zhàn)前的227億美元飆升至現在的2300億美元,沉重的債務負擔將延續(xù)幾代人,。如果烏克蘭與美國簽署礦產資源協議,,還將失去全國一半以上的礦產。
烏克蘭雖然獲得了現代戰(zhàn)爭作戰(zhàn)經驗和來自美西方的軍事援助,,但如果無法在戰(zhàn)場上取勝,,這些武器的意義并不大。相比之下,,俄羅斯在戰(zhàn)爭中有得有失,。占領了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等地區(qū),,控制了烏克蘭80%的海岸線,并在無人機作戰(zhàn),、炮兵精確打擊等方面積累了經驗,。然而,這場戰(zhàn)爭也打斷了俄羅斯的經濟現代化進程,,幾乎切斷了與西方的經濟往來,。俄羅斯面臨數千項經濟制裁,被踢出SWIFT國際支付系統,,北溪管道被炸毀,,盧布貶值,,通貨膨脹上升,經濟和金融體系遭遇嚴重危機,。此外,,俄羅斯在戰(zhàn)爭中損失了數十萬兵力,普京總統不得不多次發(fā)起征兵令,,國內矛盾激化,,武器裝備損失慘重,被迫進入戰(zhàn)時經濟狀態(tài),。
對于美國來說,,通過主導北約對烏軍事援助,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北約中的領導地位,,加強了對歐洲的軍事控制和政治影響力,。美國向歐洲出售大量軍火和能源,軍工復合體從中獲利,,同時通過對俄羅斯的制裁削弱其實力,,維護自身霸權。盡管美國為此提供了約一兩千億美元的軍事和財政援助,,但可以通過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收回成本,。
對歐洲而言,俄烏戰(zhàn)爭的影響總體是負面的,。戰(zhàn)爭導致歐洲失去了廉價的俄羅斯能源,,能源價格飆升,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民眾生活成本增加,,許多國家面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的風險,。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和嚴峻,,難民潮等問題給社會穩(wěn)定和安全帶來了巨大壓力。歐洲原本希望通過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耗盡俄羅斯的力量,,但特朗普政府上臺后與俄羅斯直接談判,間接削弱了歐洲的戰(zhàn)略自主能力,,顯示出在美國的國際戰(zhàn)略中,,歐洲的地位并不穩(wěn)固。最終,,烏克蘭的土地可能歸俄羅斯,,礦產資源歸美國,而歐洲和烏克蘭除了債務和榮譽外,,幾乎沒有其他收獲,。
9月12日至14日,,第十一屆北京香山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聚焦“共筑和平、共享未來”的主題,。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800多位嘉賓參與
2024-09-14 20:30:29清華大學吳大輝談俄烏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