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香港長江和記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轉讓其全球43個港口一事引發(fā)廣泛關注,。此次交易僅涉及海外港口,并不包括中國境內港口,,因此有人質疑中國政府是否有權對該交易進行管轄,。例如,,在臺灣政論節(jié)目《頭條開講》中,,有嘉賓認為,,如果交易涉及壟斷問題,應由當地政府批準,,而非中國大陸政府,。
然而,盡管此次交易未涉及出售中國境內港口,,但考慮到對國內市場競爭的影響,,該交易仍受中國反壟斷法的約束。根據中國反壟斷法,,一項交易是否需要向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申報,,主要看兩點:一是是否構成經營者集中;二是是否達到國務院規(guī)定的營業(yè)額標準,。具體來說,,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的營業(yè)額合計需超過120億元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超過8億元;或者,,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合計超40億元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超過8億元,。
按照上述規(guī)定,長和出售海外港口的交易似乎無需向中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申報,。雖然由于港口控制權易主,,該交易構成經營者集中,但由于被出售標的在中國境內的營業(yè)額為零,,未達到國務院規(guī)定的營業(yè)額標準,。
不過,即使按此規(guī)定,,若交易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中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仍可依據反壟斷法要求經營者申報并展開調查,。反壟斷法具有域外效力,,這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美國通過“效果原則”確立了這一原則,,并在多個案件中不斷完善,。其他國家也通過成文法或法院判例明確了本國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
賦予執(zhí)法機構權力審查未達申報標準的交易,,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能夠對部分未達申報標準但存在較大反競爭風險的交易進行事前規(guī)制,避免負面影響,;二是能夠對有意規(guī)避申報的交易進行審查,。
考慮到此次長和出售海外港口對中國市場競爭的影響,中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有權對此進行審查。首先,,國際航運市場的相關市場通常界定為國際航線,,涉及起運港和目的港兩端。任何一端被收購都會影響整條航線中的船公司之間的競爭,。假設新的港口運營方對中國船公司加收費用甚至拒絕進港,,將導致中國船公司在攬貨方面變得困難,削弱我國掌握自主物流鏈的能力,,并推高中國商品出海成本,,進而削弱中國各行業(yè)的全球競爭力。
其次,,交易完成后,,新運營方可能出于自身利益或迫于美國政府壓力,對中國船公司進行加收費用甚至拒絕進港,。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宣布了一項擬議全面提案,,其中包括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只單次最高收取150萬美元的服務費。此次交易完成后,,有關港口可能會成為中國船只費用增加的確定事件,。此外,此次收購方為美國資本與某船公司的聯合,,有可能對己方船公司進行特別優(yōu)待,。
最后,交易完成后,,新運營方有能力對中國船公司實施差別待遇,。此次交易涉及全球多個重要港口,船公司高度依賴港口服務,。美國公司控制這些港口后,,完全有能力對中國船公司實施差別待遇。
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在回答記者關于中國政府是否會對此交易展開調查時強調,,中方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這表明中國政府特別是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有充分法律依據對此次交易進行審查,。
近日,,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香港長江和記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轉讓其全球43個港口一事引起了廣泛關注。此次交易僅涉及海外港口,,不包括中國境內港口
2025-03-21 19:36:34李嘉誠出售海外港口反壟斷法能管嗎3月15日,,李嘉誠計劃出售43個港口給美國企業(yè)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港澳辦轉發(fā)了一篇評論文章《莫天真 勿糊涂》,,指出當前世界局勢復雜多變,,中美戰(zhàn)略博弈日益激烈
2025-03-16 10:23:40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