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時代,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已成為每個人在網絡空間的通行證,。然而,不法分子通過非法獲取和交易等方式編織了精準推銷,、盜用身份等黑產鏈條。網警整理了一份個人信息保護指南,提醒網民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泄露。
近日,,山東蓬萊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嫌疑人黃某某通過撰寫木馬APP盜取公民通訊信息及相冊信息,并伙同楊某等3人傳播,、售賣,,非法獲利。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抓獲歸案,。
需要保密的信息包括: - 基礎身份信息:身份證號,、戶口本、護照,、駕駛證,。 - 網絡賬號信息:社交軟件、郵箱、游戲賬號及密碼,,尤其是涉及資金的平臺,。 - 金融賬戶信息: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短信驗證碼,、信用卡安全碼。 - 生物識別信息:指紋,、人臉,、聲紋等,避免隨意授權不明APP使用,。
增強防護意識的方法有: - 保護好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卡等包含重要個人信息的證件是身份和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切勿隨意轉發(fā)他人,,嚴防被用于非法活動。 - 保管好快遞單據:快遞單據,、火車票,、取款憑條、信用卡賬單等含有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隨意丟棄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如確需丟棄,,可以先用記號筆涂抹覆蓋或集中起來定期統(tǒng)一銷毀,。 - 智能家居防護:手表手環(huán)非必要不授權定位、運動軌跡等敏感權限,。智能家居攝像頭賬號密碼獨立設置,,選擇本地存儲模式,所有設備及時更新系統(tǒng)補丁,。 - 謹慎連接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時,,盡量不要登錄網銀賬號、網購賬號等涉及個人財產和重要信息的平臺,,避免個人信息被黑客竊取,。 - 安裝正規(guī)安全軟件:在手機、電腦等設備上安裝正規(guī)的APP,、小程序應用軟件,,謹慎使用攝像頭人臉識別權限,及時更新軟件版本,,以便檢測和攔截惡意程序,、釣魚鏈接等,。 - 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收到陌生郵件、短信中的鏈接,,尤其是涉及中獎,、獎品認領、賬戶安全驗證等帶有誘惑性或威脅性信息的鏈接切勿點擊,;也不要隨便參加注冊信息獲贈品的網絡活動,,防止陷入信息泄露陷阱。
發(fā)現(xiàn)信息泄露后應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凍結賬戶:聯(lián)系銀行,、支付平臺掛失,。 - 修改密碼:涉及泄露的賬號全部更換新密碼。 - 保留證據:截圖,、錄音詐騙信息,,便于警方調查。 - 及時報案:撥打110報警,。
“掃一掃,,免費領禮品!”這種推銷活動在商超入口,、街頭巷尾十分常見,。然而,這類看似好事的背后可能隱藏著陷阱,。四川樂山公安網安部門查處了一起假冒政府工作人員身份騙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
2024-11-07 13:14:41網警提醒|老年人切勿隨意掃碼領禮品【本期導讀】2月17日,,中國為民營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專門召開了一場最高規(guī)格的座談會。
2025-02-20 15:21:37【講習所·中國與世界】世界從這場民營企業(yè)座談會感知重大信息身份證號碼由18位數字組成,,每部分都有特定含義,。前兩位數字代表省級政府代碼,第三四位代表地市級政府代碼,,第五六位代表縣區(qū)級政府代碼
2024-11-27 10:03:37身份證18位數字分別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