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廣東深圳龍崗區(qū)的一處大型十字路口,,一輛無人駕駛快遞車在左轉過十字路口時疑似走錯路,與一輛等待紅燈的公交車發(fā)生了碰撞,。司機下車查看后無奈搖頭,,這一場景被拍成視頻并引發(fā)了關注。
根據深圳現行規(guī)定,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發(fā)生違法行為時,,責任由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不涉及駕駛人扣分。類似事件并非孤例,,江蘇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也明確了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違法的責任歸屬,。北京、上海等地無人配送車試點中,,也曾出現因系統(tǒng)誤判導致的占道或剮蹭事故,,最終均以車輛所屬企業(yè)接受罰款或暫停測試資格收場。
截至發(fā)稿,,深圳交警部門尚未公布此事的具體處罰措施,,涉事公司亦未回應技術故障細節(jié)。據了解,,事發(fā)路段因道路標線變化,,無人地圖未及時更新,導致無人車駛入錯誤的車道,,造成數分鐘擁堵,。事發(fā)后已升級地圖,避免此路段再次發(fā)生同類問題,。
目前,全國已有20余個城市推出無人車管理政策,。例如,,北京累計投放超600臺無人物流車,深圳則在2025年提出加速功能型無人車規(guī)?;\營,,重點覆蓋物流、環(huán)衛(wèi)等場景。然而,,技術成熟度與交通適配性仍存挑戰(zhàn),。某無人車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無人車在復雜路況下可能因算法延遲或傳感器誤判導致異常停車,。雖然當前能在道路上行駛的無人駕駛車均已達到L4級(高度自動化),,但在技術和道路管理方面仍存在磨合期。
陜西省社科院實踐哲學研究室主任王曉勇表示,,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已暴露出技術創(chuàng)新,、公共管理與社會認知三者間的深層矛盾。他建議加強分級測試機制,,在封閉場地完成基礎測試后,,先在車流較少的工業(yè)區(qū)、夜間時段試運行,,待數據穩(wěn)定再逐步擴大范圍,。同時確保事故可追溯。面對技術帶來的治理挑戰(zhàn),,王曉勇指出現存三大短板:其一是責任認定機制模糊,,缺乏配套的快速理賠通道;其二是基礎設施滯后,,現有道路系統(tǒng)與無人車感知技術存在適配斷層,;其三是公眾救濟渠道不暢,普通車主遭遇無人車事故時易陷入維權困境,。
4月8日,,西安一網友發(fā)布視頻顯示,,中通快遞旗下“九識無人車”在送貨途中發(fā)生意外:一輛倒地的電動車卡在無人快遞車左前輪上,但該無人車仍繼續(xù)前行
2025-04-08 20:41:13西安一無人快遞車拖行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