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河縣焦廟鎮(zhèn)周莊村,,有一位名叫馬玉蘭的農(nóng)村婦女,,她用無私奉獻感動了無數(shù)人,因此獲得了“中國好人”“山東好人”“德州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今年72歲的馬玉蘭身材并不高大,,但她曾扛起三個家庭的生活重擔。2007年,,兒媳席愛紅查出尿毒癥,,而此時親家公癱瘓在床,親家母也因腦血栓無法自理,??粗徊⊥春驼疹欕p親壓力雙重折磨的兒媳,馬玉蘭心疼不已,便對兒媳說:“你安心治療就好,,不用擔心,,你爸媽我們一定會照顧好!”那段時間,,馬玉蘭和老伴一邊照顧兒媳和孩子,,一邊照顧兩位親家,每天往返4公里,,堅持給老兩口送飯,、喂藥、打掃衛(wèi)生,,1000多個日夜風(fēng)雨無阻,。
2011年,由于病情惡化,,兒媳離開人世,。彌留之際,兒媳哽咽著說:“我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我的爸媽……”馬玉蘭拉著她的手說:“你放心就好,,有我們在,誰都掉不到地上,?!痹挳叄瑑合庇肋h地閉上了雙眼,。那句承諾,,馬玉蘭一直記到現(xiàn)在。
此后,,馬玉蘭往親家跑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照顧也更加無微不至。除了送飯喂藥,、料理家務(wù)外,,她還自學(xué)了理發(fā),定期帶著工具幫兩位親家理發(fā),。2014年,,親家公也因病去世,為更好地照顧親家母,,馬玉蘭干脆將她接到自己家照顧,。每天,馬玉蘭都變著花樣給親家母做飯,,仔細地喂藥,、洗腳,、梳頭,空閑時就聊天開導(dǎo)她,。在馬玉蘭無微不至的照料下,,親家母漸漸從親人去世的陰霾中走了出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也將馬玉蘭當成了精神支柱,。有時,馬玉蘭出門時間長了點兒,,親家母就會鬧脾氣不肯吃飯,。于是,家中的農(nóng)活兒就全權(quán)交給了老伴周玉森,。
周玉森自豪地說:“我老伴是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大伙兒都說她人美心善,她做什么我都全力支持,!”
時光流逝,,如今,馬玉蘭的體力大不如前,,親家母的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不僅走不好路、說話不利索,、聽力也出現(xiàn)問題,,有時候心情不好還會發(fā)脾氣。鄰居建議馬玉蘭把親家母送到敬老院去,,但馬玉蘭堅決不同意:“在一起生活久了,,感情也深了,去敬老院我怕她不習(xí)慣,?!彼€表示,要照顧親家母到底,。
這位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飽經(jīng)人間疾苦,卻一直用行動默默展現(xiàn)著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
1月7日,,葫蘆島 ,,四家村連續(xù)18年給村民發(fā)分紅紅包, 今年人均6000元
2025-01-12 22:49:16一村給586位老人分紅每人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