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劉學州的姑姑柴女士透露,,北京互聯網法院已于6月9日對“劉學州被網暴致死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兩名被告大V的言論構成名譽侵權,,判決其承擔賠禮道歉的責任,并支持了兩原告精神損害賠償,、維權費,,共計5.7萬元。
柴女士表示,,家屬對這一結果表示認可,,他們不在乎賠償金額,只希望完成劉學州的遺愿,,替他討回公道,。在遺書中,劉學州曾表達了自己的遺愿,,希望參與網暴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法院認為,被告提到的“你不善良”“有心機”等負面評論,,對于成年人來說或許可以視為批評,,但對于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的未成年人來說,尤其是自述遭受拐賣,、校園霸凌,、養(yǎng)父母雙亡的劉學州來說,這類否認人格的人身攻擊言論嚴重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足以構成對劉學州的侮辱。且在劉學州發(fā)布的視頻下方直接發(fā)布涉案言論,該言論極易為劉學州所知曉,,因此這種程度的人身攻擊足以構成對劉學州名譽的侵害,。這些言論顯然超出了對未成年人進行客觀評價和善意規(guī)勸的范疇,并非被告所述的“善意批評”,。
劉學州尋親事件引發(fā)公眾關注后,,包括被告在內的諸多網絡用戶針對劉學州發(fā)表了侮辱謾罵等違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形成了對劉學州的網絡暴力,,降低了他在社會中的評價。法院認為被告發(fā)布的言論從劉學州生前持續(xù)至他死后,,在劉學州生前侵害了他的名譽權,,在他死后繼續(xù)侵害了他的名譽。
回顧事件,,2021年12月6日,,劉學州在網上發(fā)布尋親視頻,自稱來自河北邢臺,,2004年到2006年之間出生,。由于父母未婚時生下他,在他三個月大時,,養(yǎng)父母從山西大同一家飯店將他買來,。2021年12月15日,山西臨汾警方通過DNA比對找到了他的親生父親,。2021年12月27日,,劉學州在石家莊見到了生父丁某。2022年1月初,,他又前往內蒙古見到生母,。
臺灣男童“剴剴”遭虐致死案于5月13日下午一審宣判,,保姆劉彩萱被判處無期徒刑,,其妹妹劉若琳則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該案可上訴。2023年8月,,劉彩萱受臺灣兒童福利聯盟委托照顧1歲男童“剴剴”
2025-05-15 10:44:46臺灣男童被虐待致死案宣判互聯網傳播速度飛快,微小的輿情都有可能隨著網絡傳播而持續(xù)發(fā)酵和激化,,對網絡事件的夸大事實,、扭曲真相、編造謠言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網暴后果
2024-12-29 01:29:26反網暴研究報告在滬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