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歲男童與生父繼母出行被安排在后備箱”一事引發(fā)眾多網友關注,。事件發(fā)生在2023年暑假,孩子跟隨其親生父親,、繼母、爺爺和奶奶從廣東佛山駕車前往廣西桂林旅游,。由于車輛前排座位有限,,他們把兒子安排在后備箱里。
孩子的生母汪女士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氣,。她與孩子的生父于2021年4月登記離婚,,孩子歸男方撫養(yǎng)。撫養(yǎng)權于2024年11月變更至汪女士名下,。汪女士表示,,孩子長期遭受對方的精神虐待,直到近日才將此事還原清楚,。她認為兒子的健康權,、人格權和生命權受到了影響,并在今年4月對孩子的生父及繼母提起民事訴訟,,該案已于6月4日開庭審理,。
劉先生解釋稱,他的車輛是越野車,,前排與后備箱中間沒有隔擋,,空氣流通良好,孩子不會感到悶熱,。他還提到,,出發(fā)前曾征求過孩子的意見,是否愿意一起去桂林旅游,。若同意,,就把后備箱清空,只帶一輛嬰兒車,。劉先生回憶說,,當時孩子是自愿的,且年齡較小,,不像現在一樣在后備箱中蜷縮,。
對于汪女士所述的孩子長期遭到精神虐待,劉先生予以否認,。他表示每年為孩子支付5萬元私立學校的費用,,對孩子非常好。針對汪女士提出的民事訴求,,劉先生表示不會認同,。他承認讓孩子坐在后備箱中的行為屬于危險駕駛,但否認其他指控,,并表示不會道歉,。
汪女士介紹,事發(fā)時正值酷暑,,澄澄(其兒子化名)跟隨其親生父親,、繼母、爺爺和奶奶一起從廣東佛山駕車前往廣西桂林,,往返近1000公里的路程,,澄澄始終蜷縮在后備箱。汪女士曾在撫養(yǎng)權變更一案的庭審中提到此事,,對方承認把孩子放進后備箱,,但認為該行為沒有任何危害。最終,,澄澄的撫養(yǎng)權于2024年11月變更至汪女士名下,。
汪女士稱,拿到孩子的撫養(yǎng)權后,,為了避免再次刺激孩子,,她一直未敢提及此事,。最近為了收集證據,她帶孩子到4S店模擬了當年的場景,。作為親生母親,,汪女士希望通過此案能讓更多重組家庭中孩子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她希望對方可以公開道歉,,至于賠償費用的多少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