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24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射程60-70千米;特別是近年不斷試驗的300毫米口徑上下的火箭彈,,射程100多千米(也有200多千米的說法),,精度和數(shù)量沒有比較準確的說法,,恐怕還未形成實際戰(zhàn)斗力,。打擊距離數(shù)百千米的近程導彈是首爾的主要威脅,,但數(shù)量不多,,可部署的地點也有限,,美韓戰(zhàn)場偵察系統(tǒng)和航空兵火力把主要注意力放到打擊近程導彈上來,,其生存條件也不容樂觀,。
其次在地形上,朝方難以在有限地幅內和火炮有效射程內部署足夠的火炮,。在首爾當面“三八線”40-50千米正面南北界河——臨津江向南突出部地幅內,,靠東絕大部分是起伏不大的岡地。這樣的岡地,,一是修筑隱蔽的永備火炮掩體比較困難,,特別是頂部被復的坑道式掩體。因為坑道式的發(fā)射掩體,,不僅要建造火炮的射擊陣位,,還要建造較長的坑道與其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