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強起來,,引領著鄉(xiāng)村同心同向,,雁行有序。5月11日,在浦江縣浦陽街道同樂村,,青磚小瓦馬頭墻,,紅花綠樹芳草茵。走過每一戶村民門前,,都能看到標有編號的分類垃圾桶,,村里看不到一處亂堆的垃圾。
“起初,,我們干部入戶宣傳監(jiān)督垃圾分類時,,村民們不理解,效果并不好,?!逼纸h浦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煒說,2013年開始,,浦陽街道根據(jù)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每名黨員干部包干聯(lián)系10戶以上農戶,每只垃圾桶對應有編號,,將聯(lián)系戶垃圾分類情況納入干部的日常量化考核,,并以“紅黑榜”形式進行公布?!包h風正,,民風淳。黨員的面貌改善了,,村莊的精神面貌才能煥然一新,。”陳煒說,。
鄉(xiāng)村治理模式完善起來,,構建起鄉(xiāng)村格局的龍骨。而作為“三治合一”的探索地,,嘉興市桐鄉(xiāng)市高橋鎮(zhèn)岳風村早在2013年,,就開始探索構建“法治、德治,、自治”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起初我們想單獨搞法治,、德治,、自治的試點,但運行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三治’分開根本搞不了,?!备邩蚪值傈h委副書記徐曉葉告訴記者,近年來,,桐鄉(xiāng)逐步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村民早早聚集到村委大院電視機旁,,當習近平同志擲地有聲說出“要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村民們頓時激動起來:“總書記說‘三治合一’了,!”
我們當然不好說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三治合一”一定起源于岳風村,但岳風村的實踐是習近平“三農”思想在浙江根植人心結出的碩果,,則是毫無疑義的,。
伍:創(chuàng)客
“最憶門前鏡湖水”。5月11日,,浦江縣前吳鄉(xiāng),,清澈湖水緩緩流淌。沿著湖邊的木棧道一字排開的高端民宿就有13家,,大長條桌臨湖而置,,家人朋友在此,喝上一杯龍井,,嘗一下當?shù)靥厣〕?,彌漫著?yōu)美的湖濱慢生活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