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新稅法呼之欲出,,百姓收入影響幾何,?——聚焦修改個稅法決定草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郁瓊源,、梁曉飛
歷經(jīng)今年6月初審和為期一個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guān)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提請27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6.7萬多人參與,、提交意見超過13萬條——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的第七次大修牽動全社會關(guān)注,。針對群眾關(guān)切,草案二審相比一審有何看點,?釋放出怎樣的改革信號,?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綜合多項因素今后將適時調(diào)整
對納稅人而言,繳納個稅最期盼每月能多些減稅,。各方意見中,,有不少聲音希望在一審稿基礎上,“起征點”還能再提高點,。
和一審稿草案相比,,決定草案顯示,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即通常說的“起征點”仍擬按每年6萬元(每月5000元)計算,。
每月5000元標準從何而來?如何看待此次“起征點”上調(diào),?
據(jù)介紹,,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主要依據(jù)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基本消費支出水平、勞動力負擔系數(sh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三大要素測算,。5000元涵蓋了2018年基本消費支出,還考慮了一定的前瞻性,。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對個稅法修正案草案一審稿作說明時曾指出,,每年6萬元的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并體現(xiàn)了一定前瞻性,。
專家表示,,一方面要看到此次個稅法大修擬將“起征點”上調(diào)至每年6萬元充分考慮了居民消費支出水平的變化;另一方面應從此次個稅改革的歷史性意義角度理性看待“起征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