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所說的洪水來自流經莆田市的木蘭溪,。木蘭溪被當地群眾稱為母親河,,可一到夏季,遇到臺風暴雨,,上游河水暴漲,,下游入海口海水漲潮倒灌,,兩股水流共同抬高水位,,洪水就會漫過河岸,流向平原低洼地區(qū),。洪水年年有,,不僅直接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讓村民的農業(yè)生產經常蒙受損失,。
莆田市城廂區(qū)肖厝村謝金坤:每年基本上都有四五次五六次,,就是夏季的時候從6月到9月份,我們這個地區(qū)專門種蔬菜,,小的水災田里面都淹了,,蔬菜全部都淹死了。
林國棟今年72歲,,92年的時候,,是下黃村村委會主任,區(qū)人大代表,。當時,,他與其他12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希望地方政府在木蘭溪兩岸筑堤,,對木蘭溪進行整治,。
福建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長陳東風:這個項目從動議開始應該是1957年前后,經過了五次的規(guī)劃反反復復,,兩次的深入調研,,又經過三次的上馬下馬,久久下不了這個決心,。
從1957年到1999年,,四十多年,,圍繞著木蘭溪水患的治理,歷屆政府都想盡了辦法,,可是遲遲難以動工,。最大的難題是技術。
福建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長 陳東風:總共(直線距離)只有8.7公里的河段,,那么古河道在那邊繞了22個彎,,這樣就造成洪水下去不暢,容易漫溢就造成大的災害,,裁彎取直之后,,洪水就走得快了,但是第二個問題就出來了,,軟基上面怎么樣筑堤怎么樣挖河,,也就是我們現在通俗所講的,如何解決在豆腐上筑堤的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