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一文,初刊于1997年第1期《福建論壇》雜志,,作者是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
這篇文獻,準確,、有力地回答了馬克思主義對于改革開放的指導意義,,回答了中國的建設改革實踐怎樣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深刻闡釋了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改革開放實踐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之作,,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經典文獻。
這篇文獻發(fā)表距今已經21年,,今年又是改革開放40周年,。重讀這篇文獻,,我們深刻感到,,其思想魅力和真理光芒,隨著時間流逝而日益生輝,。
理論背景
這篇文獻的理論背景與出發(fā)點,,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寫于《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和《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之間,,先于《資本論》第一卷,于1859年6月公開出版,。這本書,,在馬克思生前沒有再版?!丁凑谓洕鷮W批判〉序言》(以下簡稱《序言》)是馬克思為這本書寫的序言,,曾于1859年6月4日發(fā)表于倫敦的德文報紙《人民報》第5期,最早由范壽康譯成中文,,1921年1月發(fā)表在上?!稏|方雜志》第18卷第1號。
在《序言》中,馬克思講述了自己考察資產階級制度的順序,,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考察順序,與后來《資本論》的章節(jié)安排,、寫作順序相當不同,。他說:“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順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互相聯系是一目了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