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郭奔勝、劉娟,、湯輝,、郭元元)百年彈指一揮間,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前,,無數青年學子懷揣滿腔熱血,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匯聚成推動國家前進的強大力量;100年后的今天,,在和平與繁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新時代大學生,,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五四”前夕,,新華網記者走進100所大學,,對近2000名不同專業(yè)、年齡,、生活背景的大學生進行采訪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數據和采訪交流繪制出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圖譜:愛國、自信,,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熱愛祖國,,被稱為中國驕傲的“自來水”;青春,、奮斗,,希望“所有夢想都開花”;使命,、擔當,,砥礪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路上。
此次調查,,覆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等在內的全國20多個省區(qū)市100所高校的1957名大學生,,其中“00后”成為調查主體,占比60%,,“95后”占35%,,“90年到94年”占5%,。他們之中,有的本科期間參軍入伍,,有的曾赴貧困地區(qū)支教,,有的參加過亞丁灣護航……當然更多的是在學校努力學習,蓄積力量,。我們看到,,青春、愛國,、奮斗,、自信、時代,、夢想等成為大學生群像的關鍵詞,,同時壓力、困惑等也位列其中,,這些高頻詞共同繪就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圖譜,。
愛國是最深沉的“底色”:理性、務實,、自豪感強烈
新時代大學生富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國家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紅利,,感受著國力的強盛,,對國家模式、發(fā)展道路的認同度高,,對國家發(fā)展成就倍感自豪,。94.31%的受訪者表示“熱愛祖國,具有較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90.04%的受訪者表示“對國家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中國未來發(fā)展會越來越好,,中國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尊重”“愛國絕不是一種無意識的沖動,,而是深深的懂得”“愛國首先要理性,從自己做起”等成為這一代大學生的普遍心聲,。正如他們的老師所說,,這一代年輕人特別是“00后”,不管平日里如何天馬行空,,一談到國家,,就會立刻認真起來,他們認為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祖國。
大學生表達愛國的方式更加務實,,94.03%的受訪者認為“理性愛國是最好的方式”,。超過80%的大學生認為愛國要先從自己做起,“學好知識,、服務國家”“做好自己,,為社會盡綿薄之力”等成為很多大學生的首選。陜西師范大學學生強德平說,,愛國有三點,,第一是銘記歷史,第二是展望未來,,第三是把握當下,。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張嘯寒說,走到人民生產實踐的第一線,,是關心國家和社會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