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借鑒吸收世界優(yōu)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推進法學教育教學改革,,擴大法治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隊伍,。
第八,,將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另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科學系統(tǒng)地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這是當代中國法治建設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擘畫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具體而言,,2012年到2019年,,是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理論和體系方略的定型階段;2020年到2035年,,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基本現(xiàn)代化階段,;2035年到2050年,是建成良法善治的現(xiàn)代化強國和文明國家階段,。展望未來,,當我國的法治建設達到相當高度的時候,衡量法治的尺度將不再是法律制度本身,,而是國家治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
從上述歷史坐標中觀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熔鑄于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歷史邏輯,,是我們經濟社會等基本國情長期發(fā)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
全面依法治國的五方面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展現(xiàn)出獨有的特征和優(yōu)勢,是一條發(fā)展中國家走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新路,,法治建設的中國經驗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明確黨在法治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