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朱集村已經(jīng)建成200多畝特色種植養(yǎng)殖基地,,全村種植經(jīng)濟林木379畝,,惠及貧困戶190戶378人,,村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像劉雙燕這樣的干部還有很多,,他們舍棄小家,一心扎根基層,,誓要帶領老鄉(xiāng)們戰(zhàn)勝貧困,、迎來幸福。
擺脫貧困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記者在多地采訪看到,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jiān)管,,這些政策正在很多脫貧縣得到落實,。
走進河南滑縣棗村鄉(xiāng),金泰制衣西徐營村分廠的扶貧車間正在加緊生產(chǎn),?!敖衲?月接到了1萬件羽絨服的訂單,這個訂單還沒做完,,下一個數(shù)量更大的訂單已經(jīng)等著了,。”車間負責人袁艷姣說,。
駐村干部介紹,西徐營村建了6個加工廠,,吸收就業(yè)300多人,,人均月工資達到2500元以上,這些扶貧產(chǎn)業(yè)成為滑縣脫貧摘帽后,,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重要支撐,。
今年4月,,湖北丹江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為了防止扶貧干部“走讀”“掛名”式駐村,,摘帽之后,,當?shù)厝匀粐栏穸酱俾鋵嶑v村干部每周“5天4夜”的駐村要求。
湖北省扶貧辦副主任蔡黨明說:“面對全省剩余的98.3萬貧困人口脫貧,、17個貧困縣摘帽的任務,,我們近補短板,遠防返貧,,將做到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堅決高質(zhì)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期待收入再翻番日子更紅火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鄉(xiāng)俄達門巴村,,眼下,,村里在建的奶站和奶吧讓牧民們充滿期待。
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的俄達門巴村,,位于被稱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國道318沿線,。近年來,這個藏語意為“遷徙過來的部落”的村子通過“企業(yè)+牧場+合作社+牧民”的經(jīng)營模式,,幫助牧民把牦牛奶賣出了好價錢,。
2018年,全村增收46萬元,,戶均增收5200元,。但因為奶站很遠,這些錢掙得并不容易,。24歲的村民根翁說,,他和家人凌晨4點就要開始擠牦牛奶,然后翻過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送到收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