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聲音在李玉枝的腦海里越來越清晰:父親講得對,,英雄也是人,要有人來關(guān)心,,他為國家受的傷,,總得有人來照顧他。
李玉枝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也改變了麥賢得的一生。李玉枝成了英雄身后那個堅定的影子,,她用自己的一生支撐著英雄高大的身軀沒有倒下,,并相依相伴走過了幾十年。
1972年的6月1日,,李玉枝與麥賢得結(jié)婚了,。沒有新房,就在招待所里,,也沒有婚床,,兩張單人床拼到了一起。沒有紅花,,甚至連“喜”字都沒有貼一個,,只買了幾斤糖。
婚禮儀式的高潮,,是麥賢得斷斷續(xù)續(xù)地唱了京劇樣板戲《沙家浜》里的那段“要學(xué)那泰山頂上一青松”,,仍是一個英雄的形象。李玉枝回唱了一段,,同樣是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共產(chǎn)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在那時都是心聲。
婚后的最初生活,,談不上美好,?;楹蟮牡谝粋€困難,就是理解麥賢得的語言,。彈片損壞了他的語言中樞,,使他不能完整表達所要講的意思,他能說的話又極短,,而且口齒不清,,一急就更講不清,可是有著嚴(yán)重腦傷后遺癥的他,,又很容易激動,,講了幾次李玉枝沒有聽懂,他就發(fā)急,。夫妻倆在進行著艱難的磨合,。
然而這還不是最大的困難。很快,,更大的事讓新婚中的李玉枝措手不及,。一天深夜,麥賢得突然癲癇發(fā)作,,身體僵直,,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
當(dāng)時李玉枝也只是二十幾歲的姑娘,,無法面對這突然發(fā)生的情況,,驚慌失措,一下六神無主,。但再驚慌,,也要面對。弱小的李玉枝立即請來醫(yī)生給麥賢得打了安定針,,讓他睡去,。她撤換床單衣褲,擦洗身體,,做完這一切,,天就亮了。她還不能休息,,癲癇病發(fā)作中的病人,,身體消耗特別大,她還要給快要醒來的麥賢得準(zhǔn)備早餐,。這樣的事情,,一做就是二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