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jì)90年代,,大山里的老百姓脫貧,往往“靠著山腳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而在巫山縣小三峽的深處,有一群人,,他們懷揣走出大山,、造福后代的夢想,開始用雙手雙腳在海拔110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他們是下莊人,,也是當(dāng)代愚公。
翻越兩座山頭,,沿著懸崖邊上的山路顛簸了一個多小時(shí),,我們終于來到下莊村。初至此,,儼然到了一口“天井”之中,,四周高山絕壁合圍。村主任毛相林告訴記者,,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而“井底”直徑1.3公里,,井口直徑不到10公里,。過去,全村4個社,、96戶人家,、397人就住在“井底”,。而連接外界的唯一一條“路”,是近70度山體上的三個大臺階和108道“之字拐”,。村民們?nèi)ノ咨娇h城,,要經(jīng)由逼仄的古道翻越懸崖,一來一回至少4天,。
兇險(xiǎn)的地形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禁錮在了山底,。下莊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山溝溝里,仿佛被世界遺忘,,被時(shí)代遺棄了,,貧窮在心底焦灼?!吧嚼锏乃墒炝藚s運(yùn)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大量的藥材無法銷售出去,,只能燒了火;成群的豬羊趕不出山,,生了急病的村民抬到半路就咽了氣,;山外的姑娘打死也不往山里嫁,男人們只能打光棍……”毛相林說,,許多人從生到死都沒能走出大山一步,。
外面的世界明明那么近,只隔著這一座山,,外面的世界卻又那么遠(yuǎn),,只有耳聞,從未目見,。下莊人做夢都想看看山外的天空,。
1997年,時(shí)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在縣里干部班培訓(xùn)時(shí),,看到了過去封閉落后的鄰村,,如今家家電燈亮、戶戶電視唱,、幢幢洋樓起,、路上汽車忙的景象,被深深地刺激了,。難道下莊村注定要與世隔絕嗎,?難道下莊人要一輩子困在這“井底”窮下去嗎?培訓(xùn)回來,,毛相林坐在“井口”之上,,望著遠(yuǎn)處的蒼穹,,不停地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