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安勝藍
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偉大夢想的承擔者、圓夢人,。建設文明校園,,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激發(fā)青少年的使命感,、責任感,,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國各地學校大力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文明在校園蔚然成風,。
價值引領立德樹人
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全國各地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積極構建一體化育人新模式,,努力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清華大學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率先實現(xiàn)本科生4門思政課登陸慕課平臺。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結合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節(jié)慶日,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tǒng),、文明禮儀專題教育活動,堅持開展“一二·九”系列文化活動,、英烈祭奠活動,、“紫荊文化月”活動,深化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學習教育。清華大學每年有上萬名學子參加社會實踐,,一大批畢業(yè)生立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
2017年以來,武漢大學成立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士生宣講團,,深入到學院,、街道、社區(qū),、科研一線進行理論宣講,,并充分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宣講,已累計面向超過25所高校的5300余名高校學生進行宣講,。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宣講團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打造戰(zhàn)疫微宣講,、聯(lián)合志愿宣講,、“鯤鵬云”宣講“三位一體”宣講體系,推出“眾志成城,,守護珞珈”讀書篇,、抗疫讀書記,、制作“疫情防控微宣講”等系列主題網文,傳播防疫知識,,講好抗疫故事,,弘揚戰(zhàn)疫精神,發(fā)出新時代青年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