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變化這么大,我們給習爺爺寫封信吧,?!苯衲辍拔逡弧鼻埃W五年級一班班長唐海鈴和班里同學萌生了這個念頭,。為讓習爺爺能直觀感受校園現(xiàn)狀,,孩子們還在信紙上畫上了學校的大門,“沒想到習爺爺這么快就回信了,,很驚喜,,很開心,這是我們收到的兒童節(jié)最好的禮物”,。
這份最好的“禮物”,,飽含著總書記對孩子們深深的牽掛。
山海的深情
1996年,,浙江對口幫扶四川廣元和南充12個貧困縣區(qū),,拉開浙川對口幫扶序幕。
之江小學正是浙川對口幫扶在教育領域結出的碩果,。新一輪東西部協(xié)作啟動后,,浙江省臨海市哲商小學兩位女老師李林云,、姚海紅于2022年9月來到之江小學,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她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和育人理念,,更與當?shù)睾⒆咏Y下了深厚情誼。
5月31日,,學生在科學課上與老師互動。新華社記者胥冰潔攝
之江小學現(xiàn)有教職工58人,、在校小學生287名,。在擔任之江小學三年級一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期間,姚海紅讓班里不少學生愛上了閱讀,。
“姚老師的課很有趣,,有情景劇表演、‘開火車’成語接龍等豐富的活動,,讓我喜歡上了語文課,。”10歲的周姝妤說,,去年她的語文成績有了進步,,姚老師獎勵了她一本書《米小圈上學記》,“這本書很有趣,,后來讀課外書多了,,寫作文不再像記流水賬了”。
在周姝妤語文書扉頁,,寫著姚海紅的電話號碼和住址,,“姚老師說等我考上浙江的大學,她請我吃飯,,我要努力實現(xiàn)這個約定”,。
之江小學與多所浙江小學建立了教育合作結對機制,定期互派教師進行交流學習,,鄉(xiāng)村教師有更多機會走出去“取經(jīng)”,。之江小學語文教師王君麗曾在浙江武義縣壺山小學培訓交流、掛職鍛煉,?!叭コ鞘袑W校跟崗學習,學到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多元教學方式,。”培訓歸來,,王君麗與學校其他老師分享學習心得,,把學到的方法應用在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