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窗口的臺面足足有1米高,,且上方全部安裝了玻璃擋板,。個頭稍高點的群眾要想從外面聽清楚工作人員的聲音,,就得低下頭,把耳朵湊近擋板中間一條窄窄的空檔,。
沒有想到習書記的觀察如此細致,,徐義華馬上在筆記本上記了下來。
根據習近平同志的建議,,城關鎮(zhèn)便民服務大廳迅速整改,,玻璃擋板全部被拆除,臺面高度也降低到80厘米左右,,讓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可以近距離,、面對面交流。此后,,低臺面,、不設玻璃,成為開化全縣便民服務窗口的“標配”,。
浙江省市場監(jiān)管局注冊大廳省市場監(jiān)管局供圖
習近平同志對群眾辦事窗口的重視還有不少故事,。2003年12月30日,習近平同志來到浙江省工商局(現(xiàn)省市場監(jiān)管局)的注冊大廳考察,。
大廳一塵不染,,窗口工作人員精神飽滿,大廳負責人陳建平自我感覺頗好,。沒想到,,一把椅子引起習書記的關注。
受建筑自身設計影響,,辦事窗口存在內高外低落差,,坐在一樣的椅子上,辦事人員要站著才能和工作人員交流,。
“能不能想辦法改改,?”他問。
考察結束后,,省工商局很快將注冊大廳工作人員的椅子統(tǒng)一調低20厘米,,使得窗口內外“平視”對話。
拆擋板,、降臺面、調低椅子,,習近平同志為何對這些小之又小的細節(jié)如此重視,?陳建平和徐義華認為,習書記希望改變的不只是窗口的外貌,,還有干部的面貌,。
一塊擋板,,隔開了干部和群眾,疏遠了感情,;高臺面,、高椅子,容易讓群眾感到政府部門“高高在上”,,有求人辦事之感……它們的存在折射出干部作風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