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北京前門大街,幾聲燕鳴清脆悅耳,。沉睡的古都開始蘇醒,北京雨燕從遠方歸來,,在正陽門安家,。
“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老北京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正陽門。明清兩朝,,正陽門是北京內(nèi)城的正南門,,又居皇城前方,民間便稱為“前門”,。
歷史上,,正陽門是“九門之首”,規(guī)格和形制都是最高,,有“國門”之稱,。如今,它不僅是北京城內(nèi)唯一城樓,、箭樓保存完好的城門,,還是《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的重要古建筑——2024年,“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遺,正陽門是中軸線上15個遺產(chǎn)構(gòu)成要素之一,。
幾百年來,,正陽門幾經(jīng)玉損、修繕和改造,,櫛風(fēng)沐雨又看盡世事變遷,,唯有燕鳴聲聲如昨。在古建樓宇間掠影穿梭的雨燕,,為北京城厚重的歷史增添一抹靚麗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chǎn),。
正陽門箭樓,、城樓。攝/北京日報記者李治宏
一門觀古今
1949年2月3日,,農(nóng)歷正月初六,,北平城寒風(fēng)凜冽,正陽門外,,老百姓卻在夾道歡慶——解放軍在此舉行隆重的入城儀式,。軍隊穿城門而過,整齊的步伐踏出了歷史的新鼓點,。
這是正陽門迎來的歷史性時刻,。自誕生后的幾百年間,正陽門曾和皇權(quán)密不可分,。
正陽門最早稱麗正門,,是元大都城的南城垣正門。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至正統(tǒng)四年大規(guī)模修建京城城垣和城門,,正陽門加筑了甕城,、箭樓、東西閘樓,,建造石橋、牌樓,,才形成了完整的格局,,麗正門也更名為正陽門。
正陽門不是一扇“門”,,而是一個整體,。北面的城樓,南面的甕城,、箭樓等設(shè)施,,共同組成了這內(nèi)城九門之首。
老百姓說“前門樓子九丈九”,并非指具體高度,,城樓通高達到了43.65米,,是城門樓中最高者。一句“九丈九”,,道出了正陽門在人們心中的至尊形象,。
“四門三橋五牌樓”則折射著正陽門的氣派——“四門”指四個門洞,即城樓門洞,、箭樓門洞,、甕城兩側(cè)東西閘門各一個門洞;“三橋”是箭樓前方護城河上的正陽橋,,橋面被欄桿分隔成三路通道,;“五牌樓”是正陽門前“六柱五間”的跨街牌樓,九門中它規(guī)格最高,。
正陽門箭樓和牌樓,。攝/北京日報記者李治宏
正陽門被稱為“九門之首”,,不止是因為高大氣派。正陽門的箭樓門洞開在城臺正中,,專走龍車鳳輦,,是內(nèi)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正陽橋居中的通道正對著箭樓門洞,,稱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種種將皇室與普通老百姓區(qū)隔開的做法,彰顯著正陽門的至高規(guī)制,。
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康熙南巡圖》,,記錄了康熙南巡歸來時進正陽門的盛況——先行侍衛(wèi)跨馬排成兩行,穿越正陽門緩緩而來,。牌樓南側(cè),,康熙皇帝乘坐在八個人抬的肩輿上,以華蓋為前導(dǎo),,武裝騎士護衛(wèi),,緩步返回皇宮。
至于正陽門外的民眾,,在圖中,,大街上“閑雜人等”一律回避,店鋪,、住家門窗緊閉,,街口的柵欄門也都關(guān)閉,,并有禁軍把守,哄趕人群……
正陽門與生活在這里的老百姓歲歲相望,,但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兩者卻始終保持著某種微妙的距離。
而作為“國門”,,正陽門也是命途多舛,。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樓曾兩度失火被毀,。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箭樓被焚毀,。
城垣倒塌,灰塵中卻激起了民族覺醒的意志,,百年民族抗爭歷程和解放復(fù)興之路也由此開啟,。
1915年,當(dāng)時的北洋政府內(nèi)務(wù)總長朱啟鈐主持前門城垣的改造工程,,委托德國人羅思凱格爾改建正陽門箭樓,,1916年竣工。
改建后,,正陽門甕城月墻及東西閘樓被拆除,,箭樓被改造成為單體的建筑,新開拓的門洞與道路打通了北京東西長安街和兩條南北交通線,,解決了前門城樓一帶的交通擁堵問題,。
回看,這是一次極具象征意義的改建,。正如封建王朝已成昨日,,正陽門也不再是不可撼動的皇家禁地,拆除甕城更為城市發(fā)展注入了一股務(wù)實的動力,。
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正陽門一旦從高壇走下,必將走向人民,。
1915年改建后,,箭樓更成了北京人游覽的場所,1928年辟為國貨陳列所,,30年代增設(shè)電影院,1949年藝人魏喜奎等組織大眾游藝社在箭樓演出,。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正陽門舉行盛大的入城式,,正陽門見證了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1989年和1991年,,正陽門箭樓,、城樓分別修繕,并對公眾開放,。人民的正陽門,,成為一座展示老北京歷史文化的博物館,成為北京的象征,。
一燕鳴故里
每年陽春時節(jié),,北京雨燕如游子從遠方歸來,在北京的樓宇之間穿梭盤旋,。它們沿著中軸線上的歷史古建筑啁啾鳴唱,,安家落戶,其中,,正陽門是它們的最愛之一,。
每逢此時,正陽門不僅是人們心中理想都城秩序的構(gòu)成要素,,也成為雨燕的“理想居所”,。
2024年7月,,北京雨燕圍繞正陽門飛舞。攝/北京日報記者李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