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提高財政支出績效。嚴格執(zhí)行全國人大批準的預算,,及時批復下達,。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中央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實現(xiàn)全覆蓋,,首次將重大項目的績效目標及具體績效指標同預算一并批復,,對部分重大民生政策和重點專項支出開展績效評價,。部分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和項目績效評價結果首次同部門決算一并向社會公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按規(guī)定用于經濟社會發(fā)展急需領域,。開展貧困縣統(tǒng)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把納入統(tǒng)籌整合范圍的財政涉農資金的配置、使用權賦予貧困縣。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項目資金,、差旅會議等方面的管理權限,。大力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強PPP項目全生命周期財政管理,,保障項目實施質量,。截至2016年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11260個,、總投資13.5萬億元,,已簽約落地的項目1351個、總投資2.2萬億元,。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力度,,制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培育發(fā)展和做好事業(yè)單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的意見。推動政府投資基金加快運作,,激發(fā)社會投資活力,。
高度重視和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格按照預算法,、擔保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進一步規(guī)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2016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5.32萬億元,,控制在年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7.19萬億元以內。完善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預算管理制度,,首次在預算草案中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債務情況,,主動接受監(jiān)督。開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并向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通報結果,,督促高風險地區(qū)多渠道籌集資金化解債務風險,。出臺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分類處置指南,妥善做好風險事件應急處置政策儲備,。印發(fā)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實施地方政府債務監(jiān)督暫行辦法,,開展常態(tài)化監(jiān)督。組織核查地方違法違規(guī)擔保融資問題,,督促相關地區(qū)和金融機構依法整改,。
嚴格按預算法要求規(guī)范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編制,,進一步壓縮代編預算規(guī)模,,做實中央部門預算項目庫。政府性基金項目減少到23項,對保留的項目實行目錄清單管理,。進一步擴大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制定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管理暫行辦法。開展全國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清查,。積極推進權責發(fā)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印發(fā)固定資產等4項政府會計具體準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執(zhí)業(yè)情況等檢查,查處曝光一批違反預算法和財經紀律的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
2016年,財政部改進和加強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工作,。認真辦理建議提案,全年承辦人大代表建議2889件,、政協(xié)委員提案1323件,。加大與代表委員溝通交流力度,積極聽取和吸納代表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改進財政工作,。
(二)2016年預算調整情況。
為進一步理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關系,,從2016年5月1日起,,與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同步實施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此次調整對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總量沒有影響,,但中央和地方收支預算結構發(fā)生變化,。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由70570億元調整為72350億元,增加的1780億元全部用于對地方稅收返還,,相應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由85885億元調整為87665億元,。按照預算法有關規(guī)定,中央預算調整方案已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查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