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一把手”如何懺悔?
“政事兒”注意到,在法庭陳述和撰寫的懺悔書中,,大多曾經的“一把手”們都不約而同會談到一個詞——“放縱權力”。
之所以權力被放縱,,原因則是監(jiān)管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盲區(qū)”,。
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曾被中紀委樹為負面典型進行報道。這篇《王敏案件警示錄》開頭是這樣:對王敏的采訪,,幾度因他泣不成聲而中斷,。他的哭聲,時而低沉壓抑,,時而撕心裂肺,,其中不乏對自己罪孽深重的懺悔,而更多的則是對紀律審查的恐懼,。
王敏
王敏在采訪中稱,,是貪欲誘惑墜入深淵,是失去約束放縱自己,。而中紀委文章對其評論中還是出現(xiàn)了權力失去監(jiān)督的說法,,文章表示沒有哪個貪官天生就會演戲,是權力失控和監(jiān)督缺位讓他們有了表演的空間,。
中紀委網站《懺悔錄》曾推出《深諳影視業(yè)“潛規(guī)則”的電視臺長》文章,,主角遼寧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lián)文在懺悔中稱,一個人的權力太大了,,獨斷專橫,,他就會運用權力為自己所用,黨和人民的利益就被放棄了,,失去了宗旨就失去了方向,。
前述萬慶良、季建業(yè)和廖少華等曾經的“一把手”在庭審結束時,,都痛哭懺悔,,落淚表示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家人。
在級別更低的縣委書記層面,,也有人在懺悔中表示“一把手”權力得不到監(jiān)管,。安徽省太和縣委原書記劉家坤的自我懺悔曾上過《檢察日報》:我權錢交易的事實證明,不受約束,、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是最大的腐敗,。
習近平談如何當好“一把手”
“政事兒”注意到,十八大之前,,習近平就公開講述領導干部如何當好“一把手”,。
2011年11月23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與中央黨校學員座談。
在此次座談中,,習近平表示“一把手”身居要害,、肩負全局,其素質,、能力和形象如何,,直接決定著領導班子的面貌,影響著干部隊伍的狀況,。堅持原則,,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一把手”必定讓一個地方的發(fā)展也充滿生機和活力,。反之,,如果“一把手”尚且不能做到正直、清廉,、正義,、勇敢,那就難談下屬的清正廉潔,,更難談地方的活潑有力,,公平正義。
2013年1月22日,,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召開,,習近平出席并發(fā)表講話時大段講述了對“一把手”的監(jiān)管問題:我們查處的腐敗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這說明,,對一把手的監(jiān)督仍然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監(jiān)督缺位,、監(jiān)督乏力,,少數一把手習慣了凌駕于組織之上、凌駕于班子集體之上,?!皺嗔е赂瘮。^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比绻麢嗔]有約束,結果必然是這樣,。
習近平的上述講話其實也指出了大量“一把手”落馬的主要原因:監(jiān)督不到位,,監(jiān)督不給力,。
如何避免“一把手”不斷落馬?習近平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給出了答案:要強化監(jiān)督,著力改進對“一把手”行使權力的監(jiān)督,,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jiān)督,。要強化公開,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讓廣大群眾在公開中監(jiān)督,,保證權力正確行使。
更早前,,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曾發(fā)表過多篇文章談“一把手”:“一把手”的綜合素質要非常高,既要有業(yè)務能力,,也要有人格魅力,,能把大家攏在一起;“一把手”的領導藝術,就在于有容人之氣度,、納諫之雅量;“一把手”要補臺而不拆臺;“一把手”要到位而不越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