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兩位官員談到個稅,雙雙引發(fā)熱議,。
一位是財政部部長肖捷,在記者會上提到幾點考慮,,“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敝劣诖蠹谊P心的提高免征額,,肖捷說,將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磥泶嬖谔岣呙庹黝~的可能性,。
另一位是剛剛履新的全國人大財經(jīng)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在審議財政預算報告時建議,,將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從45%降低至25%,。
一提個稅,老百姓自然都特別上心,。不過想想中國目前的13億多人中,,有9億多勞動力,繳納個稅人數(shù)卻不到3000萬,,心中又難免有些酸溜溜的,。
作為光榮繳稅的成員,相信都會有同樣的關切和疑問:個稅改革究竟會改成什么樣子,?未來的個稅體系能不能更加公平合理,?
免征額,、專項扣除
島叔問,能不能用人話說說個稅改革會改成什么樣,?我繳的稅會變少嗎,?還是巧妙避稅的壕們也得像咱一樣老老實實繳稅了?又或是買房子,、養(yǎng)孩子能便宜,?
關于改革,,最終方向是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敲黑板: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是指對同一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nèi)的各種所得分類課征所得稅,;納稅年度終了,再將本年度全部所得相加,,按照累進稅率計稅,,平時已繳納的分類所得稅,可以在納稅年終應繳納的綜合所得稅中扣除,。
新型體制下,,對于普通收入群體而言,納稅額會減少嗎,?
按照目前的設計,,考慮對應調(diào)整免征額的同時增加專項扣除,普通人要繳的個稅應該是會減少的,。
先看免征額,。
我國有工資薪金、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勞務報酬,、稿酬、財產(chǎn)租賃等11項所得應納個稅,,免征額單指工資薪金這一項中的個稅起征點,。2006年1月我國將個稅免征額從1980年以來的800元調(diào)整為1600元,2008年上調(diào)到2000元,,2011年上調(diào)為3500元,。剛想說新世紀后幾乎隔兩三年一調(diào),就發(fā)現(xiàn)距離2011年的調(diào)整,,如今已過去6年,。6年間,北京的二手房均價已經(jīng)從2萬多漲到了5萬,。個稅起征點真該到了提高的關口了,。
但能調(diào)多高?有一組數(shù)據(jù)很有意思,,1980年全國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是63.5元,,當時的個稅起征點是800元,是月平均工資的12倍多,。根據(jù)最新統(tǒng)計,,2015年全國職工平均月薪為5169元,2016年北京市職工平均月薪7086元,已經(jīng)完全覆蓋3500元的起征點,。
所以,,今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就建議,,個稅起征點應該調(diào)整至最低10000—12000元,,想法相當大膽!
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生活成本上升,,原本隔幾年就該相機調(diào)整,,但至于調(diào)整到什么程度,還得拭目以待,。
不過,,單靠調(diào)整免征額顯然不夠,專項扣除也被視作支持個人買房生娃等事業(yè)的重大利好,。
敲黑板:
專項扣除是在計算個人應繳納個稅數(shù)額時,將相應專項開支數(shù)額在稅基中扣除,,從而減少納稅額度,。
比如肖捷提到,“二孩”家庭的教育費用將充抵一定稅費,。此外,,根據(jù)國外通行慣例,未來,,住房貸款利息,、社保資金、教育培訓等支出也可能被列為專項扣除項目,。
家庭中符合扣除的項目多,,也就相當于提高了起征點。同樣收入的兩個人,,一個買了房,、要贍養(yǎng)多位老人、撫養(yǎng)孩子等,,家庭負擔更重,,未來繳納個稅會相對少些。(你是不是忽然明白為什么爸媽催著你買房結婚了,?)
所以,,回答島叔的疑問,因為能充抵部分個稅,,買房子,、養(yǎng)孩子等的確相當于比別人便宜了些。
稅率
財政部的記者會上,,肖捷在回答完個稅改革相關問題后特地說,“從國際經(jīng)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項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作為稅收征管部門來說,,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以保證新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另外,,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后,,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p>
納稅人的收入有多少,,財產(chǎn)在哪兒,稅務部門掌握這些才能依法收稅,。
涉稅信息管理不但是稅收征管改革,、稅制改革的前提和配套制度,更是整個稅收征管的核心和基礎,。然而,,由于不同地區(qū)的稅務機關、稅務部門長期各管各的,,直到2015年7月,,國稅總局才發(fā)出特急文件,要求各地向國稅總局集中個人所得稅的相關明細數(shù)據(jù),,所以短時間內(nèi)就別期望這方面有大進展了,。
同時,由于我國個稅實行代扣代繳為主,,納稅人自行申報的意識不高,,要摸清納稅人的各項收入,無論從難度還是強度來說都相當大,。確定改革方案,,修改稅法,再提請審議,,所需時間更需以年計,。想想三大運營商全面取消長途漫游費還需要調(diào)整半年多,何況個稅法的修訂?
言下之意,,你看客觀限制這么多,,個稅改革一時半會是沒法到位的。
巧不巧,,黃奇帆恰恰也就談到了當前個稅改革的諸多困難,,“由于社會信息共享度不高、個人所得稅數(shù)據(jù)庫建設緩慢等原因,,操作上尚需時日”,,還提出了立竿見影之策,建議工薪所得最高稅率由45%下調(diào)至25%,!
然而,,肖捷在記者會上,壓根就沒提稅率這茬好嗎,?可見調(diào)整稅率目前尚未在部委考慮范圍內(nèi),。縱覽各路專家建議,,也多是在免征額,、專項扣除上做文章。黃奇帆建議將最高稅率腰斬,,可謂平地里起驚雷。
黃奇帆執(zhí)掌一線工作多年,,應該深知對高等收入群體征稅有多難,。單是工資,就可以“工作在大陸,、工資在海外”或者“錢在企業(yè),、不拿工資”,何況相比大量的不動產(chǎn),、股票,、保險等資產(chǎn),工資不過九牛之一毛,。
此時提出這樣的建議,,雖然大膽了些,但從實用和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的確是阻力小,、易操作,難怪今天有很多人為此叫好,。從不少人的邏輯來看,,反正高收入群體會想方設法避稅,最高稅率無論高低,對其影響都極其有限,,不如降低最高稅率,,帶動稅率級距減少,為普通收入群體減稅,,尤其是保護專業(yè)人才等中等收入群體,。
不過,看起來是立竿見影了,,但能否被采納,,還不好說。畢竟這幾年國家財政收入連年下滑,,民生等剛性支出又持續(xù)加大,,短時間內(nèi)大幅降低稅率,意味著稅收將進一步減少,。
說到底,,個稅重在抽肥補瘦,劫富濟貧,,不能因為眼前“調(diào)高調(diào)不到,、擴中擴不了”,就只擴中而放棄調(diào)高了,。如果肥的躲起來不讓薅,,只有瘦的老老實實地等著被薅,,不但起不到調(diào)節(jié)收入的作用,還有礙社會公平正義,,更是激化社會仇富情緒的導火線,,以后讓咱普通人還怎么愿意甘心納稅呢?補瘦的同時,,必須加快完善稅收征管體系,、加大稅收執(zhí)法力度,不讓高收入群體游離于個稅體系之外,,兩端發(fā)力,,才能相得益彰有合力。
文/霍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