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面臨五大挑戰(zhàn)
參考消息網(wǎng)6月28日報道美國外交學者網(wǎng)站6月26日發(fā)表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金凱文章,,題為《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的五大挑戰(zhàn)》,。文章稱,在中國日漸崛起并追求更全面地參與國際事務的背景下,,國際話語權(quán)被視為軟實力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國面臨“強大西方話語的遏制、壓制和攻擊”的情況下,。中國學者張國祚認為,,國際話語權(quán)具體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和各種外交場合中的主張的分量和影響力。
文章稱,,鑒于世界政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中國在爭奪國際話語權(quán)的斗爭中至少面臨五大挑戰(zhàn),它們都是可能阻礙中國實現(xiàn)目標的重大問題:
第一,,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崛起天然帶有一種“原罪”。
文章稱,,這種預想的偏見將中國崛起視為異端,,認為其自然會打破西方主導秩序的穩(wěn)定性,而且會輕視西方的普世價值觀,。有鑒于此,,在國際活動中,,中國必須尋求(而且事實上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共同點,例如,,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品。對中國而言,,終極真理也許會證明這種“原罪”論的錯誤,。
第二,對“基于規(guī)則”的制度的強調(diào),。
文章稱,,美國多次借重申“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來指責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例如在東海和南海爭端中)不是一個好的參與者。當然,,該秩序是二戰(zhàn)后在美國的絕對領導下建立的,。事實上,現(xiàn)行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是非常排他的,,是以美國的價值觀和信仰為主導的,。這種排他性正是中國在爭奪國際話語權(quán)的斗爭中應該反對的,但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斗爭,。
第三,,存在一種可以稱之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xiàn)象。
文章稱,,盡管中國在社會經(jīng)濟領域的許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但西方媒體有時仍會挑出個案并有意將其放大,以此評價中國整體,。這尤其反映在西方與中國在人權(quán)問題上截然不同的觀點上,。在人權(quán)話語上,西方考慮和評價的是個體經(jīng)歷,,有時也考慮政治因素,,而中國主要關注的是國家的重大進步和成就。這些不同的敘事策略給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宣傳自己的觀點設置了障礙,。
第四,,“以小欺大”的挑戰(zhàn)。
文章稱,,在國際政治中,,一個大國也許會憑借其更大的國土面積和能力來欺負小國。但反過來也可能成立,,即小國也可能對其相對弱勢加以利用,,因為大國的反應可能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舉例來說,,南海爭端中幾個較小的聲索方一直在加強對爭議島礁的控制,,而相比之下,,中國卻更加克制。在中國尋求崛起的過程中,,來自大國和較小鄰國的復雜反應都應成為優(yōu)先外交議程,。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存在被過度贊揚的危險,。
文章稱,,過度自信可能讓中國無法對自身地位和形象有一個真實和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在外界認為,,美國的相對實力正在下降,,而且可能從其曾經(jīng)具有絕對領導地位的國際舞臺上“后撤”(至少是暫時“后撤”)的情況下。事實上,,美國仍將尋求維持其領導地位,,但也許會運用略有不同的戰(zhàn)術(shù)和策略。作為一個仍在崛起中的大國,,中國應該清晰地理解日漸增強的能力與適當?shù)呢熑沃g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