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道 臺媒稱,,雖然共享單車大舉進軍海外,,但面對國內市場趨向飽和、政府限縮令紛出之后,,讓自行車制造廠大受影響,,甚至廠房出現停工,,連有“大陸自行車第一鎮(zhèn)”之稱的王慶坨鎮(zhèn),也傳出訂單做完,,單車企業(yè)卻跑路的消息,。鎮(zhèn)上的自行車工廠人士坦言,,從5月以來共享單車的訂單已減少,甚至不少工廠被拖欠貨款,,金額從10多萬到200萬元不等,。
資料圖片:8月21日,一位運維人員在天津大悅城門口擺放單車,。新華社發(fā)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7日報道,,據了解,現在當地多家工廠負責人都對共享單車企業(yè)表示不信任,,擔心“貨還沒發(fā),那邊公司就倒了”,。此外,,受到之前巨量訂單的連鎖效應,以及部分零部件工廠停工,,推升上游產品價格,,讓共享單車每輛制造成本約漲15元到20元。
報道稱,,這兩年大陸共享經濟快速興起,,滲透到社會各生活領域,一方面帶來更多便利,,但也出現資本過度投入的泡沫問題,。據大陸媒體報道,2015年大陸自行車產量8026萬輛,,較去年下降3.36%,,2016年再降0.26%,即便2017年訂單一度劇增拉動自行車制造盛況,,但市場冷卻比想象中更早,。
尤其大陸共享單車業(yè)者泛濫,加上好幾個大城市陸續(xù)推出共享單車的限投令,,更加速業(yè)者洗牌,,包含悟空單車、3Vbike和町町單車3家企業(yè)相繼倒閉,。同樣位于王慶坨鎮(zhèn)上,、町町單車的供貨商邁卡拉雷公司負責人也說,500多輛町町單車貨還沒發(fā),,公司就跑路,,讓廠里一下?lián)p失幾十萬元。
該公司銷售負責人說,,共享單車市場變化太快,,訂單風險太大,,現在的最新策略要求共享單車訂單的預付款要從過去常規(guī)30%提高至50%到60%,且要發(fā)貨當天結清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