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史上最嚴整治,!明星"天價片酬"有人管了)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fā)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針對“天價片酬”現(xiàn)象開出藥方,。
演員“天價片酬”,堪稱懸在中國影視行業(y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年初,,有業(yè)內人士公開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國內演員的片酬甚至已達到影視劇全部成本的50%到80%,。
針對這一亂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社部等五部委在日前聯(lián)合下發(fā)的通知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綜藝節(jié)目、網絡劇參照電視劇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事實上,,官方表態(tài)要遏制明星的天價片酬并不是第一次。2016年,,廣電總局要求指導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訂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yè)自律公約,,并提出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
明令之下,,明星片酬為何難以剎車?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大量資本涌入影視娛樂行業(yè),,中國影視劇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多種電視劇品類呈現(xiàn)爆炸式增長。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知名演員參與的劇集更易吸引關注,,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收視率,因此,,資本與明星一拍即合,,成為“天價片酬”的重要推手,。
“主旋律”將成熒屏主力
通知一、二,、四條均涉及主旋律題材,,無論是創(chuàng)造規(guī)劃、劇本扶持,、播出結構,,通知從不同的方面對主旋律題材進一步要求和細化,此舉無疑將會使得“主旋律”成為熒屏主力,。
其實,,對于主旋律題材,從今年的相關通知中,,已經多有涉及,。
比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6月28日主持召開加強電視臺節(jié)目制作播出管理專題會議,,專題研究如何高標準地把電視臺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
第一,,電視臺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在踐行職責使命中守正出新;
第二,,電視臺要全身心投入書寫人民偉大實踐,在記錄時代進步中砥礪創(chuàng)新;
第三,,電視臺要牢記文化擔當和社會責任,,在傳播真善美中弘揚正氣新風;
第四,電視臺要堅定文化自信,,始終植根民族文化,,在傳承發(fā)展中推陳出新;
第五,電視臺要發(fā)揚工匠精神,,打磨精品力作,,使其在大浪淘沙中歷久彌新。
先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布《關于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要求,強化重點時期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管理調控,,提前審查,、重播重審,原則上不得編排娛樂性較強,、題材內容較敏感的電視劇,。
遏制天價片酬
通知三條還指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這也是今天朋友圈最受關注的地方,,此舉無疑是對明星天價片酬開刀,。
由于電視劇大部分都是預售,電視臺為了追求收視率“未拍先買”,,電視劇預購階段,,選取“大牌+名導+名編”陣容更受關注。
不少電視劇為討好電視臺的原則進行選角,,即使導演,、制片們明知觀眾看劇已經不再注重明星效益,但卻為了能播出,,依然會選擇大牌。
電視臺片面單純以明星論價,,客觀上造成了拍攝制作成本結構不盡合理,、分配比例失衡,影響到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也使得大牌明星供不應求,,出現(xiàn)天價片酬,滋生出拍戲不專業(yè)等行業(yè)亂象,。
2016年8月26日,,央視播出“天價片酬”專題新聞,片中就國內演員高片酬的事情做了報道和點名批評,,天價片酬導致制作經費嚴重被占用,,編劇、后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員的酬勞極低等問題,。
《人民日報》去年9月也發(fā)文痛斥演員天價片酬,,文章稱,不少影視劇里,,用于演員薪酬的花銷占到整個項目費用的一半以上,,而最該花錢的后期制作、特效等環(huán)節(jié),,卻只能在有限的預算里“戴著鐐銬跳舞”,。
去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發(fā)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劇購播工作管理的通知》,?!锻ㄖ芬螅骷夒娨暡コ鰴C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劃定明星演員范圍,、以明星演員為議價標準,。
打擊收視造假
通知五條指出,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收視率造假行為,。對于收視率造假的問題,,總局多次三令五申。
2015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專題會研究簽署反對唯收視率,、放棄收視對賭、規(guī)范電視劇購播行為的自律公約,,《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也已出臺,。
據媒體調查,目前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已攀升至每集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以全國排行前20家衛(wèi)視頻道每年播出13000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人民幣被這股黑勢力所非法竊取。
收視率造假也造成了電視節(jié)目質量的下降,。今年兩會,,編劇趙冬苓就提議對這些行為用刑法打擊,“這種赤裸裸的商業(yè)欺詐,,應該用刑法打擊,。以前給電視臺行賄,類似違法犯罪入刑后就好很多,?!?/p>
收視率造假是萬惡之源,有評論稱,,只有真正實現(xiàn)收視率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才能促進整個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總局的通知也提到,,推動建立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中國特色收視調查體系,,引導調查機構完善傳統(tǒng)抽樣調查,、大樣本收視調查、跨屏收視等收視調查方法和模式,。
建立起完善的,、合理的評估評價體系,讓電視從業(yè)者有章可循,,才能讓收視率造假徹底杜絕,。
無許可證均不得上網播放
通知六條指出,規(guī)范網上播出影視劇行為,,未取得新聞出版廣電部門頒發(fā)許可證的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
2016年年初,,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就提出,網絡劇和自制節(jié)目電視臺不能播的,,網站也不能播,。
從去年12月19日開始,所有視頻網站的網絡大電影,、網劇,、網綜等網生內容都需填寫重點網絡原創(chuàng)節(jié)目信息登記表,實行備案登記制度,,并由視頻網站統(tǒng)一蓋章報送省局備案,。
備案登記的網大和網劇,不僅要填寫不少于1500字的內容簡介,,還需要撰寫不少于300字的思想內涵,,而且備案名稱必須與上線播出名稱保持一致,不得擅自拍攝重大和特殊題材,。
今年,,一年一度的中廣聯(lián)電視制片委員會年度大會在京舉行。繼去年首次通過大會公開宣布網絡劇內容管理政策后,,今年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的管理規(guī)范再次對外提前解讀,并首次提出未取得電視劇發(fā)行許可的劇目,,不得違規(guī)改為網劇上線播出,。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透露,這一要求其實早在總局此前公布的多項文件和通知中有所強調,,但由于去年網劇的進一步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了原本備案為電視劇的作品,到了發(fā)行階段,,因為電視劇審查有難度,、要修改的地方更多,或者與網站簽訂了播出協(xié)議,,而臨時改為網劇播出,,并不經過電視劇司審核的情況。
毛羽稱,,這并不符合電視劇審查播出的許可規(guī)范,,未來將加強監(jiān)管,一旦在電視劇司進行過備案公示,,必須經過電視劇司的最后審核,,拿到播出許可證后才能發(fā)行。不過,,如果遇到劇目確實不再在電視渠道發(fā)行,,而只在網絡播出的情況,,可以由制作方向電視劇司提出撤銷申請,再轉為網絡劇上線,,此前的網劇《精絕古城》其實就屬于這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