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商業(yè)銀行與保險機構,申請落地中國的消息出來后沒兩天,,又有兩條消息傳來:一是,,5月2日,中國央行確認,,第一家外資支付機構,,已經向中國央行提出業(yè)務申請。這意味著,,外資支付機構已經邁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二是,,同一天,有消息傳出,,一家外國公司已經開始在中國申請征信業(yè)務許可,。
這是中國金融開放進一步深入的體現(xiàn)。
先看提出申請第三方支付的這家公司,,名為WorldFirst,,為英資公司,WorldFirst在2018年4月剛剛推出了針對中國的第一支針對跨境B2B賣家的收款產品——WorldAccount,,以解決跨境電商賣家跨境收款難題,,因此獲得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這至關重要,,不然的話,,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會受限。此次WorldFirst向中國央行申請跨境業(yè)務支付牌照,,預示著中國的金融開放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有望更進一步,。
而申請征信業(yè)務許可的這家公司,則來頭更大,,益博睿公司,,總部位于愛爾蘭,是世界征信業(yè)務巨頭,,業(yè)務遍布全球,,在美國也有龐大的分支機構。
一般而言,,央行若確認收到申請的話,,就意味著央行實際上已經開始了審批落地的流程。因此,,這兩起,,有些低調的申請,被官方證實,,意味著中國的金融開放是動真格的,,是刀刀見肉的切開保護的籬笆。
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近年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眾所周知的微信與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已經在這個領域獲得了令人眼饞的利潤,。螞蟻金服因為掌握了支付寶,,而估值千億美元,已經超越了美國諸多金融企業(yè),,而微信的財付通,,其體量一點不遜于支付寶,,當然,其實際估值也應該在此上下,。即使如此,,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等待挖掘。對于中國國內龐大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外資以前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但現(xiàn)在看來,很快,,外資就可以進來參與競爭,,分一杯羹了。
而中國的征信市場,,則更是剛剛起步,,不論是企業(yè)征信,還是個人征信業(yè)務,,都有極其廣闊的空間,,很多方面仍然是空白,這方面的市場潛力,,恐怕一點也不亞于第三方支付,。而與第三方支付不同的是,這方面國內并無強大的優(yōu)勢對手,,也就是說,,外資如果進來,則基本是一片藍海,,利潤巨大,。
所以,中國在這兩個領域的開放,,是真的非常有魄力、有膽量,。
難怪各國尤其是幾個發(fā)達國家,,近期如此動作頻頻,只要是有點市場判斷力的,,都絕不會忽略中國金融市場的龐大空間,。誰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過程中掉隊,誰就恐怕要先輸?shù)粢话氲奈磥?。而從全球角度來看,,最想拿到中國的這兩大金融開放紅利,恐怕非美國公司莫屬,。先看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這是蘋果,、paypal等美國有支付業(yè)務的公司最想拿到的大肥肉。蘋果公司此前已經通過與中國銀聯(lián)的合作,,曲線進入了中國的支付市場,,但那畢竟是四方形式的支付,業(yè)務展開并不如意,。因此,,在與微信與支付寶的競爭中,遠遠落后的蘋果應該是做夢也想拿到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征信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都是全球征信領域里的巨頭,,如果不能順利進入中國的征信市場,,或者在進入中國的步伐上,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恐怕將對其未來競爭力,,形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不過,,如果美國公司真的落后于西方的同行,,這也不能怪中國。中國人信奉“和氣生財”,。畢竟,,美國主動挑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zhàn),中國的民意難以認可這樣的結果:開放這些領域,,并讓向自己扔石頭的那些家伙開開心心地拿走利益,。不用估計,誰也沒有這個膽,!
民營和小微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我國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年,,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民營和小微企業(yè)一度面臨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