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14個市縣落實貧困戶相關利益不到位。其中,,10個市縣的1.3萬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未能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社會救助補貼等,涉及資金109.18萬元,;4個縣1682名貧困人口(戶)未能享受就業(yè)扶貧等地方優(yōu)惠政策,,涉及補貼資金103.1萬元。
六是3個東部省市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幫扶政策不到位,。截至2018年2月底,,3個東部省市未向30個結對幫扶縣安排扶貧協作干部,未及時確定結對幫扶關系,,有的結對后未編制扶貧協作規(guī)劃,,也未安排幫扶項目和資金。
審計還發(fā)現,,43個市縣建檔立卡基礎工作不扎實,,有1.38萬名貧困人口存在信息不完整、貧困識別不精準等問題,。
三,、部分地方扶貧資金管理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
一是43個縣審核把關不嚴,107個單位和158人通過編造虛假資料,、重復申報等方式虛報冒領,、套取騙取6467.32萬元扶貧資金。二是6個縣10名基層干部在扶貧開發(fā)中涉嫌貪污侵占,、優(yōu)親厚友等,,涉及資金94.76萬元。三是32個市縣違規(guī)將5.47億元扶貧資金用于市政建設,、彌補經費支出,、景觀建設等非扶貧領域。四是4個縣在扶貧工作中存在違規(guī)收費,、“搭車銷售”等問題,,涉及資金123.67萬元。五是40個市縣違規(guī)將12.31億元扶貧貸款轉貸給企業(yè)或用于建房,、裝修等,。六是6個縣9個單位的少數干部在扶貧工作中接受接待等,,涉及資金113.92萬元;1個縣1個單位以清理存量資金的名義將135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發(fā)放績效工資,。此外,,60個市縣超標準、超范圍或重復發(fā)放扶貧補貼資金5796.43萬元,,3個縣865.4萬元資金滯撥,,影響資金使用效益。
四,、部分扶貧項目績效不佳,、管理不規(guī)范
一是20個市縣的47個扶貧項目由于配套設施不完善、技術支持不到位等原因建成后閑置或無法使用,,涉及資金6258.09萬元,。二是10個縣的126個項目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項目選擇不合理等原因建成后效益不佳,,涉及扶貧資金1.17億元,。三是8個縣的10個項目由于重復實施、停工廢棄,、高價采購等形成損失浪費1500.88萬元,。四是38個縣407個項目未按規(guī)定招投標或出現工程質量問題。此外,,由于項目推進不力,,工程質量監(jiān)管不到位等原因,42個縣的1012個項目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