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9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9月10日拍攝的“中國天眼”,。新華社記者劉續(xù)攝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里“制造”龍卷風,、探索芯片的內(nèi)部世界、從“星際爭霸”游戲看人工智能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于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
新華社“科學”號5月21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駛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準備調(diào)查一座人類從未探索過的神秘海山,。這將是“科學”號近5年來調(diào)查的第5座西太平洋海山
中國網(wǎng)5月21日訊 俄羅斯衛(wèi)星網(wǎng)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家丹尼爾·羅斯曼通過數(shù)學模式發(fā)現(xiàn),,二十一世紀末地球上將開始新一輪全球滅絕。 這篇發(fā)表在《科學進步》雜志上的文章稱,,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碳循環(huán)變化將導致這樣后果
新華社南極中山站2月13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在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順利完成東南極內(nèi)陸分冰嶺、埃默里冰架南緣等重要航線探測任務
新華社貴陽1月4日電(記者 齊?。疤剿饔钪嫫鹪础⑻斓仄鹪春蜕鹪矗鼘嶋H提供了一個極端物理條件的太空實驗室,。”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2019年公眾科學日系列報道之一: 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如約而至,,一大批中科院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園,、天文臺站,、博物館、野外臺站,、大科學裝置等向社會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