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國人到成都喜歡干這事:有一種“愉悅的顫栗”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道 英媒稱,,在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會城市成都,無論是在綠樹成蔭的公園還是熙熙攘攘的茶館,總傳出陣陣尖利的聲音,,聲音的來源是一個頂端分叉的細長金屬器件——不論是看起來還是聽起來都像音叉一樣,,但它被握在成都的一名手法嫻熟的掏耳人手中,。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1日報道,,掏耳人在成都街頭隨處可見,,已成為當?shù)鬲毺貍鹘y(tǒng)的一部分,,其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數(shù)世紀前,。掏耳人使用各種千奇百怪的清潔工具在客人的耳道里輕彈、掏挖,、旋轉,,他們常出沒于城市里受歡迎的茶館和游客眾多的寬窄巷子,雖然偶爾會用幾把椅子臨時支個小店,,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不拘禮節(jié)地露天工作,。
為什么有人愿意花錢在公共場合掏耳朵,甚至有時是當著一群架著相機,、充滿好奇的圍觀者的面,?報道稱,要理解這點,,首先要了解中國民眾對耳朵衛(wèi)生的看法,。在西方,人們一般會用棉簽,,但在東亞很多地方,,人們更習慣用挖耳勺清除耳垢。然而成都將掏耳朵這種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在這里,,“掏耳”或“挖耳朵”更像是一個復雜的儀式,通常耗時20到30分鐘,,會用到各種專業(yè)工具,。對游客來說,這是成都之旅中很受歡迎的一個項目,,中國媒體曾報道稱,,掏耳人在真正上手之前要經過大量訓練以提高精確度和穩(wěn)定性。
美食作者,、中國飲食傳道者鄧洛普的回憶錄《魚翅與川椒:食在中國的酸甜回憶》記載了她20世紀90年代在成都的生活記憶,。她這樣描述第一次掏耳朵時的感覺:“刺激又興奮”,還有一種“愉悅的顫栗”,。
BBC記者希爾達·霍伊在成都體驗了一次“掏耳朵”,。他稱,“當師傅調整好頭燈,,用一根細長的金屬叉探入我的耳朵時,,我緊張得直咽口水,,但出乎意料的是感覺還不錯,,像撓癢癢一樣。雖然經歷這些后,,我的聽力沒有變得超凡,,但我感覺出奇的舒服,,就像有人幫你撓到了你自己夠不著的地方?!?/p>
泰國副總理巴維·翁素萬9日說,,泰國政府打算驅逐所有簽證過期卻依然滯留的外國人,。 翁素萬告訴媒體記者:“一些外國人以游客身份入境,卻不再離開,,以往沒有查過他們,。我們需要啟動懲戒行動
原標題:銳參考|國內景區(qū)對外國人免費?網友炸鍋,!但景區(qū)給出的真相卻一言難盡……隨著“十一”國慶假期臨近,,一年一度的黃金周出游也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日本法務省近日公布數(shù)據,,截至今年6月末,,在日本外國人數(shù)達263萬7251人,比2017年末增加2.9%,,刷新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