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還是有一個懵懵感覺——通信要大發(fā)展,我們能不能在通信里面找到機會?因為這個市場大,。當時我們認為,,做一個小東西總能賣一賣,但是不懂得通信是全城全網(wǎng)的,,要連通全世界的,,只要它不標準,不可能進入這個網(wǎng)絡銷售,。實際上我們走進了一條殘酷的道路,,標準很高,公司很小,,沒有資本,,也沒有技術,當時是極端困難的,。
我是學建筑的,,電子技術是自學的,而且是模擬技術,,即模擬的自動控制,。當時的模擬控制是比例積分、微分的控制方式,。當我離開軍隊走向社會時,,已經(jīng)是186、286,、386的電腦時代,,這個時代我們很不適應。所以,,我們那時出來以后,,需要尋找一種工作機會來養(yǎng)活家庭。因為幼稚,,以為這個產(chǎn)業(yè)很大,,以為我們能賺點錢,進來才知道通信這個產(chǎn)業(yè)太殘酷了,。但是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因為我們總共只有2萬多人民幣,創(chuàng)辦公司時需要繳各種費用,,拿到證時已經(jīng)沒錢了,。如果我們再退回去做別的東西,我們一點資本都沒有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咬牙做下來了,。
2、問: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里面待過,,而且也經(jīng)歷過中國的困難時期(包括大饑荒),。在這段時期,您學到的哪些東西幫助了華為初期的成長,,而且塑造了您整個公司管理的理念,?
任正非:愛立信的CEO曾經(jīng)問過我,當然,,當時我們公司還是“毛毛蟲”起步的時候,愛立信已經(jīng)是非常大的公司,。過了二十多年后,,愛立信的CEO曾問我:“你怎么膽子這么大,敢邁這么高的門檻,?”當時通信行業(yè)門檻特別高,。我告訴他:“因為不知道有門檻,我就邁進來了,,邁進來以后才知道門檻高,,但是退不出去了?!?/p>
雖然我經(jīng)歷了中國大饑荒的時期,,也經(jīng)歷了大饑荒以后經(jīng)濟恢復的時期,也參加了中國引進法國的大工程,。對我來說,,有什么人生啟迪呢?就是“吃苦”,。因為我們在年輕時沒有理想,,不是想穿一件好衣服、讀一個高學校,,我們就是想把肚子吃飽,,所以我們的理想就是吃飽飯。后來參軍以后,,我們在東北建設遼陽化纖總廠,,當時是從法國引進的世界先進設備,自動控制水平很高,。當時東北零下二十多度,,我們的房子是很簡陋的土坯房,多數(shù)房子都漏風,。晚上在宿舍里,,一定要有一個戰(zhàn)士輪流燒火,,如果不輪流燒火,火滅了,,可能大家都會凍僵,。一邊是這樣的生活,一邊是高度現(xiàn)代化工廠的建設,,就是“冰火兩重天”,。但是對我來說是很興奮的,畢竟在中國搞文化革命時不重視技術,、不重視文化,、不重視知識的時代,我們碰到一個必須要有知識,、必須要有文化,、必須要有技術才能完成的工程。生活極端艱苦,,工作極端世界先進化,,對我人生是有很大鍛煉的。
“華為今天碰到的問題,十幾年前已經(jīng)預計到了,,并且有準備了,,因此說,,今天并不是說很倉促沒有準備的,。但外界的環(huán)境一定會對我們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
1月21日,,華為“心聲社區(qū)”公布了一份任正非接受國際媒體采訪的紀要,。紀要顯示,1月15日,,任正非接受了美聯(lián)社,、彭博社、《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財富》等外媒的集體采訪
原標題:中方要求美,、加兩國立即恢復孟晚舟人身自由【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報道】5日多家外媒消息稱,,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且美方已要求引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