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10月8日起 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
晨報記者 徐妍斐
目前,,廣州、青島,、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啟動了不動產信息登記,,上海的不動產統一登記也邁出了重要一步,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試點日前在奉賢區(qū)率先啟動,,房地產登記由不動產登記替代。林地,、海域等登記類別也一并納入不動產登記范圍。
據悉,,上海其它區(qū)縣計劃在7月31日前完成房屋、土地登記人員的整合工作,,全市的不動產登記工作將于10月8日起全面實施,。
奉賢試點啟動不動產登記
目前,,奉賢區(qū)原房地產交易中心已經被不動產交易登記大廳所取代,而相應的窗口也進行了更名,。辦理大廳中,不動產登記的相關內容張貼在顯眼的位置,,電子大屏也在滾動提示。不過,雖然頒證窗口已經改了名字,,但頒出的新證,,仍是綠色的“房地產證”,而不是紅色的“不動產權證”,。
不動產登記是《物權法》確立的一項物權制度,,除了房產,、土地外,還涉及農田,、林地,、河流等諸多內容。就房地產來說,,實施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能為今后的調控和相關稅收政策的出臺提供支撐,。
權利不變動、不用換新證
與人們常見的綠色房產證相比,,不動產權證為紅色。房產證的外頁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產權證,,并無其他內容;而不動產權證外頁除了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外,,在其右上角還寫有不動產登記抵押權,、異地登記,、查封登記等登記類型。不動產權證內頁內容注明了權利人,、證件種類,、證件號、共有情況,、權利人類型,、登記原因、使用期限,、取得價格,。需要注意的是,,不動產權證對房屋使用年限有明確的“起和止日期”,,也標明了房屋取得價格,,讓交易透明化,、明確化,而“房產證”對房屋使用年限和房屋價格采取了規(guī)避態(tài)度,。
不動產登記機構堅持“不變不換”原則,權利不變動,,簿證不更換,依法辦理變更,、轉移等登記工作時,逐步更換為新的不動產登記簿證,。由于1996年3月1日《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實施,,上海房產證,、土地證兩證合一,因此,,在此之后才持有房產證的,辦理不動產登記不用辦理土地證,;在此之前持有房產證的,則需要《國有土地使用證》 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
許多人關心的是,,實施不動產信息登記后,,“以人查房”可否實現,?根據《不動產登記操作規(guī)范》(試行),除規(guī)定了有權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的主體外,,《規(guī)范》 系對于查詢登記的規(guī)定基本圍繞不動產標的物展開,,這意味著用他人名字查詢他人名下房產的“以人查房”難以擁有合法空間,。
[新聞縱深]
多套房源業(yè)主拋售二手房或增多
實施不動產信息登記,,會對上海樓市產生怎樣的影響?從已經開始執(zhí)行的各大城市反應來看,,不動產登記實施后反應都比較平淡,。從不動產登記本身來看,按照“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的原則,,不動產登記實施是對有權利變化的房地產交易更換新證書,權利人沒有變化,,則依舊保持原來證書不變。
不過,,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經理盧文曦表示,不動產登記并非只是證書換發(fā),。更重要的是,全市不動產信息的全面整合,。本市明確要求,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要與國土資源部全國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以及本市房屋交易,、土地,、林地、農村土地,、海洋審批等管理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并與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的有關信息互通共享,。此舉不僅會曬出上海房地產市場投資客的家底,,更為針對性調控提供基礎性的信息支持,,市場影響非常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