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說,,查訪員會填一個本子叫查訪本,,2004年改稱訪視本,2010年又變成訪查本,“訪”放在前是為了體現(xiàn)由檢查變成服務,,但記錄的內容不變,,還是所轄的育齡婦女的經情和孕情:“我比較早包的一個村,有370個孕婦,,(要求)一個人一天去每個婦女那問一趟這個(經情和孕情)”,。
此外,張辰所供職的鄉(xiāng)鎮(zhèn)上,,16歲至49歲的適孕婦女接近一萬多人,,完成一次進站查體需要兩個月,剛上班時一年上級檢查兩次,,花上四個月到半年,。
紀錄片《鄉(xiāng)村里的中國》中有個場景,村干部對49歲的村婦說,,現(xiàn)在條件好了,,49歲還能生,得經常來查,。這種現(xiàn)象在農村并不鮮見,,為了湊人數(shù),有時計生干部不得不讓高齡產婦頻繁查體,。
婦女進站檢查需要按指紋,,鄉(xiāng)鎮(zhèn)的指紋錄入率高,說明進站率高,,得分就高,。但應對檢查的方式很簡單,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指紋錄入,,系統(tǒng)不會查重,。
在杜麗麗看來,張辰工作比較較真,,跟學習嚴謹?shù)慕y(tǒng)計有關,。“他為人比較實在,一旦在報表中發(fā)現(xiàn)些問題會較真,,有次領導近乎懇求他通融,,‘能不能給我留點臉?’”
問張辰如何面對自己親戚的說情,,他笑著想了想說,,“如果親戚違法超生了,頂多罰錢時多寬限他兩天準備錢,。”
但他工作中有時也會陷入操作上的尷尬,,“比如市計生委接到一個舉報,當?shù)啬橙松嫦舆`法懷孕。給你20天時間落實,。落實是什么意思,?或者證明他有,或者證明沒有,,當時下通知還有句話,,到期不能落實,按有對待,,就類似疑罪從有,。”
“步子不能一下邁太大”
如今,張辰所在鄉(xiāng)鎮(zhèn)仍然面對上級檢查的壓力,,但檢查很快從計生轉向了其他“重點工作”:禁燒秸稈,、低保實地調查、殘疾人網上平臺錄入等“全面二孩”后不再需要那么多計生干部,。
全國計生干部隊伍有多大,?
據(jù)《南方周末》報道,《第四次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tǒng)人事統(tǒng)計公報》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計生系統(tǒng)共有約50萬名工作人員。原國家計生委公布的《國人口發(fā)〔2009〕5號》文件顯示,,除上述人員之外,,還有約120萬名村級管理員(服務員)和600萬名村(居)民小組長承擔村級人口計生工作。
隨著30年來最嚴的計生政策畫上句號,,百萬計生隊伍也在分流,。
此前,一個村的計生工作通常由一個專職主任和一個查訪員來完成,,放開二孩后,,多數(shù)村只剩下一個專職主任來處理日常工作。而張辰此前供職十余年的計生辦里,,今年春節(jié)后陸續(xù)分流了一半人,,剩下的都是婦女,杜麗麗留下來做了計生辦主任,。
7月15日午后,,計生辦里有六七個工位空著,只有杜麗麗忙忙碌碌,,“有些女職工跑去生二胎了,,我一個人就有些忙不過來,原來批二胎證,,現(xiàn)在批三胎證,。”36歲的她指著辦公室門前的小面包車說,,“我19歲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每天去村里抓超生,,車轱轆都快磨平了,現(xiàn)在,,車就攤著,。”
但在與張辰工作鄉(xiāng)鎮(zhèn)相鄰的開發(fā)區(qū)計生辦主任向華看來,可以讓生二胎,,計生工作矛盾只是稍減輕一些,,“農村里有人覺得,政策放松就是生育得到解放了,。(計生)難的還是社會撫養(yǎng)費征收,。”
村計生干部徐良燕自認為把村里摸的熟,但多數(shù)時候,,她還是找不到應繳納社會撫養(yǎng)費的人,。
張辰把這歸因為流動人口的加劇,有人外出打工賺錢,,也有人從外地移民至此逃避計生,。流動人口管理以現(xiàn)居住地為主,戶籍地配合管理,,但各省各地管理上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