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舟11號平安歸來 俄媒稱不久將來中國趕超俄美
航天員安全降落
[環(huán)球網軍事報道] “神十一成功返回,兩名航天員狀態(tài)良好,?!弊蛱欤S著闊別地球33天的中國航天員回到北京,,又一個日子被載入史冊,。這是中國自2003年以來的第六次載人航天飛行,同時刷新了中國人駐留太空的最長時間紀錄,?!斑@個月記錄了中國朝計劃中的空間站項目前進的兩個跳躍”,美國《航天進行時》評論道,。
本月初,,中國成功發(fā)射了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這些年,,報道中國的航天工程,,盡管有外媒常常提醒說“中國仍在重復美蘇幾十年前走過的路”,但更多的是“趕超”“雄心”等詞匯的出現,。因為無論是巨額資金的投入,,還是龐大的人才隊伍,抑或向前進的強烈意愿,,都讓他們感嘆?!捌渌麌以诤教祛I域停滯不前時,,中國航天計劃正在快速向前推進”,一名俄羅斯航天專家撰文說,。
兩名航天員平安抵京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位于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的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tài)良好,。兩人刷新了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最久的紀錄——33天,。
神舟十一號于17日告別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然后準備返回之旅,。18日13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神舟十一號飛船發(fā)出返回指令。幾十分鐘后,,返回艙經過返回制動發(fā)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等步驟,,在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中央電視臺進行了直播,。
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著陸場站及搜救分隊及時發(fā)現目標,,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根據最先到達現場的人員介紹,,航天員自己從內部打開艙門,,醫(yī)監(jiān)醫(y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并向任務總指揮部報告情況,。隨后,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亦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
返回艙返回期間,《環(huán)球時報》記者正在四子王旗的飛船主著陸場采訪,,記者在空中直升機分隊所在的停機坪旁見證了它們整裝待發(fā)的狀態(tài)。據著陸場指揮部副指揮長李軍智介紹,,本次任務空中搜索分隊包括8架直升機、2架無人機和1架固定翼飛機,。為避免航區(qū)飛行擁擠,,8架直升機中的5架搜索直升機先行起飛,剩余3架直升機待命直飛,。而2架無人機則利用自身的長滯空時間特點,,在直升機出發(fā)前就提前在空中展開搜索。
李軍智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由于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任務是中國首次在冬季進行載人返回艙回收,,為避免航天員受到冬季寒冷天氣的影響,在醫(yī)監(jiān)醫(yī)保人員對航天員進行醫(yī)學檢查之后,,立即將航天員運送到條件更好的醫(yī)監(jiān)醫(yī)保直升機上進行重力再適應。經過近80分鐘全面細致的檢測,,兩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隨即分別轉至護送直升機。
據了解,,此次中國首次采用三路分隊同時向北京運送的方案,,在航天員乘坐專機返回北京之后,,返回艙著陸后24小時內要將空間應用的有效載荷運至北京,,而返回艙將通過專列運送至北京。
當天19時左右,,兩名航天員平安飛抵北京西郊機場。據介紹,,回到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后,兩名航天員將進入為期近20天的醫(yī)學隔離恢復期,。期間,將通過理療,、中醫(yī)藥調理,、漸進式運動鍛煉等方式,幫助航天員身體各項指標盡快恢復到飛行前狀態(tài),。同時,,他們還將接受全面的醫(yī)學檢查和健康評估,,包括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等方面測試,。
下一個中國航天工程是,?
神舟十一號飛船于10月17日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是中國自2013年之后時隔3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fā)射。此前,,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2005年,,神舟六號成功發(fā)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2008年,,神舟七號帶3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并實現航天員在太空行走,。2012年,,神舟九號將3名航天員送入“天宮”,其中33歲的劉洋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2013年,神舟十號實現中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首次應用性飛行,。
13年,,6次載人飛行,共有11位中國航天員成為太空訪客,。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今年50歲的景海鵬第三次完成太空飛行任務,。
“這次是中國第一次長時間在軌載人測試,為下一步把長時間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打理得更好打下一個良好基礎,?!焙娇諏<覐垖汌?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兩名航天員回到地面之后我們會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測試、檢查,,為我們以后航天員在空間站長時間逗留取得一手資料,。兩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一個多月的磨合,,他們對空間站有全新的體驗和理解,,這對于我們之后再發(fā)射相關空間站的艙段改進有好處。
神舟十一號返回引發(fā)外媒關注,。法新社18日稱,,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后,地面人員迅速趕到,,在返回艙兩側插上紅旗,,地面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觀測者們則鼓掌喝彩。報道稱,,中國中央電視臺沒有播出兩名航天員出艙的畫面,,但稱他們已被送到一個航天中心。
英國廣播公司18日稱,,景海鵬帶同首次進入太空的陳冬在天宮二號逗留了一個月,在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為2022年建立永久空間站做準備,。
日本TBS電視臺稱,中國載人飛船成功飛行,,這是第六次,。中國航天員進行了40多項實驗。日本時事通訊社稱,,這是中國朝著自主建設空間站方向進行的“預先演習”,。
隨著神舟十一號返回,天宮二號將繼續(xù)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那么,中國航天下一個大動作是什么,?
芬蘭環(huán)球時代網站稱,,神舟十二號何時發(fā)射,?估計要等到2018年中國發(fā)射空間站核心艙之后。報道提到,,在這之前,,長征五號將發(fā)射執(zhí)行月面取樣返回任務的嫦娥—5。而最“緊迫”的是天鏈一號04星發(fā)射,,據說將在11月20日前后飛向地球同步軌道,,接替天鏈一號01星開展數據中繼業(yè)務。報道稱,,3顆天鏈一號組合類似美國的跟蹤與數據中繼衛(wèi)星(TDRS)系統(tǒng),,能為神舟飛船的通訊和相關任務提供便利。
美國太空新聞網18日稱,,明年4月,,中國將在文昌發(fā)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18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表示,天舟一號是我國全新的飛行器,,主要承擔為空間站運送消耗物品,、推進劑等任務。目前,,天舟一號正在總裝測試,。
法新社18日稱,,今年4月,,中國宣布打算在2020年左右向火星發(fā)射探測器。中國打算在2022年建成首個空間站,,并最終讓航天員登上月球表面,。
中國不是在走他國的老路
俄羅斯ridus網站18日刊文稱,中國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返回,,讓中國再次縮小在航天領域同俄美兩國的差距,。俄航天專家利索夫表示,“在其他國家停滯不前時,,中國航天計劃正在快速向前推進,。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會趕超俄美?!薄?/strong>
不過,,“德國之聲”18日稱,從經驗角度看,,中方目前還遠遠落后于美俄這兩大空間大國。美俄早在幾十年前就做到了建立軌道空間站,,而中國現在才開始進行首次嘗試,。法新社也稱,到目前為止,,中國主要是在復制美國和蘇聯幾十年前開辟的道路,。
張寶鑫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從航天的技術層面上看,,我們國家這些年在追趕,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因為之前我們落下的課比較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在走其他國家走過的老路,,從整個世界航天科技的脈絡和發(fā)展趨勢看,,大家的發(fā)展是殊途同歸。中國是后來者,,有后發(fā)優(yōu)勢,。 科技與戰(zhàn)略風云學會會長袁嵐峰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在技術路線上,,中國是在循其他國家走過的路,,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有很多創(chuàng)新,。
張寶鑫說,,中國航天事業(yè)遵循“穩(wěn)步前進”的原則,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比如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火箭載重越來越大等,。中國在這個方面走了一條穩(wěn)健的道路,基礎更為牢靠,這是未來中國航天事業(yè)厚積薄發(fā)的開始,。
美國《國際政策文摘》稱,中國的太空能力已經很高,,更重要的是,,中國更進一步的心勁和資金。那里不僅有政治意愿,而且有數不盡的年輕人才致力于航天工作,。《哈佛商業(yè)評論》稱,,除了自己投入,,中國近年來還發(fā)起諸多培養(yǎng)科技人才的項目和計劃。此外,,中國政府在太空探索,、國防和超級計算機的技術進步方面起到直接作用。
俄rosbalt網稱,,隨著中國取得更多重大成就,,外界越來越多談論世界航天發(fā)展中心開始轉向中國。雖然俄美仍居領先地位,,但并沒有多少優(yōu)勢,。中國載人航天沒發(fā)生過事故,表明中國擁有成熟的技術,。中國已占據世界航天商業(yè)發(fā)射市場15%的份額,,還計劃于2031-2036年實現載人登月。屆時中國將不再重復俄美的成就,,而是實現自己的,。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總統(tǒng)普京日前主持召開會議,,討論俄航天國家集團公司2025年前的發(fā)展戰(zhàn)略,。斯科航天俱樂部主任茹科夫稱,未來在航天領域,,西方國家對與俄合作不感興趣,,俄應轉向與中國和金磚國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