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扶貧辦驚現(xiàn)“一窩鼠” 干部“攜手”一起走歪路
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個總?cè)藬?shù)27人的扶貧辦,卻曝出了腐敗窩案,,2名原任領導、6名現(xiàn)任領導和3名中層業(yè)務骨干都牽涉其中,,令人震驚,。
頻繁伸手,,一把手“近水樓臺先得月”
近年來,,隨著貴州省“大扶貧”戰(zhàn)略深入實施,大批扶貧項目和大量資金走向農(nóng)村,。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扶貧領域,。而身為扶貧辦主任的簡光祿則“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先后為6家企業(yè)在申請扶貧項目資金過程中給予“關照”,從中獲取27.6萬元“好處費”。然而,,簡光祿并不滿足于此,,他還安排下屬對扶貧項目資金進行暗箱操作,,以“工作經(jīng)費”的名義違規(guī)向獲得扶貧貸款貼息的企業(yè)、產(chǎn)業(yè)扶持發(fā)展項目實施單位和個人收取資金共計850.8萬元,,納入小金庫管理使用,,并與班子成員及個別中層干部進行私分,自己從中分得20萬元,。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的道理簡光祿未必不知,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心存僥幸,、頂風違紀,頻頻伸出不該伸的手,,最終在腐敗的路上越走越遠,。
上行下效,干部“攜手”走歪路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簡光祿的“示范”下,,班子成員有樣學樣,10名領導干部與簡光祿一起“下水”試險,。
分管特色產(chǎn)業(yè)的扶貧辦副主任向輝看到了縣委,、縣政府對中藥材產(chǎn)業(yè)的重視和扶持帶來的“機會”。2015年1月,,向輝以10萬元資金入股某中藥材企業(yè),,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幫助該企業(yè)獲取高額項目扶貧補助資金,。2016年1月,,向輝從中獲取30萬元利潤??h扶貧辦副主任科員徐東看到別人從中“撈大錢”,,自己也不忘從中“撈小錢”,他收受申報扶貧貸款貼息企業(yè)老板的“好處費”,,還從小金庫中“撈到”8萬元,。由于徐東玩忽職守,對項目審核不嚴,,導致該縣某企業(yè)以虛假銀行貸款資料騙取國家扶貧貸款貼息資金105萬元,。
除了簡光祿,、向輝、徐東以外,,該縣扶貧辦副主任羅厚剛和雷飛也分別從小金庫中分到5萬元,;紀檢組長吳本松、原副主任田維寬和原紀檢組長柏先杰分別從小金庫中分得7萬元,;信貸與社會扶貧股副股長潘艷華收受企業(yè)“好處費”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