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qū)沈家門的十里漁港內(nèi)桅檣林立。為防御今年第18號臺風“泰利”,,舟山市出海的4665艘漁船陸續(xù)回港避風,。姚 峰攝(人民視覺)
受臺風“泰利”影響,,浙江沿海出現(xiàn)8—11級大風。周學軍攝(新華社發(fā))
這個夏天不平靜,,全球多個臺風兇猛來襲,,多地受到影響?!半p臺風”“三連擊”等熱詞頻頻刷屏,,臺風襲擊時的照片和視頻令人心驚,。
今年的臺風反常嗎,為什么接踵而至,?目前是怎么監(jiān)測預報臺風的,?未來該如何提升預警水平?記者采訪了相關(guān)專家,。
今年已有7個臺風登陸我國,,其中5個臺風登陸廣東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冷解釋,臺風是發(fā)展強盛的熱帶氣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熱帶海洋上均有生成。按照強度不同,,依次可分為6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就全球平均而言,,北半球臺風頻發(fā),,約占七成多,而南半球不足三成,。
為啥臺風有地域差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fā)展需要巨大的能量,西北太平洋寬廣的洋面供熱帶氣旋生成的面積較大,,而且溫暖的海水提供了高溫,、高濕且對流旺盛的氣象條件,這些都有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而南大西洋和東南太平洋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對流活動受限,不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睂O冷說。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表示,,今年以來,,臺風總體生成偏多,目前已有19個臺風,,比歷史同期偏多2.8個,;已經(jīng)有7個臺風登陸我國,和多年平均登陸臺風數(shù)持平。
張玲分析,,今年臺風的一個特點是登陸區(qū)域集中,,7個中有5個登陸廣東。
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高歌指出,,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近60年來生成的臺風數(shù)呈下降趨勢,但登陸中國的臺風強度明顯增加,。21世紀以來登陸臺風中有一半最大風力超過12級,,比上世紀90年代增加了46%,登陸時平均最大風速較1981年—2000年增大20%,。
全球變暖容易造成強臺風,、大暴雨等極端天氣增多增強
不僅我國,今年美國也接連遭受強颶風“厄瑪”“哈維”等重創(chuàng),,“厄瑪”的強度打破了世界紀錄,。臺風在全球肆虐,全球變暖是罪魁禍首嗎,?
上海臺風研究所臺風氣候研究室主任徐明認為,,全球變暖和臺風之間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眾說紛紜,,目前沒有確切的定論證明全球變暖一定會帶來臺風的增多或減少,。“從物理上來說,,全球變暖以后大氣中的水汽含量會增多,,意味著低壓系統(tǒng)熱帶系統(tǒng)強度有可能增強?!?/p>
不過,,無論臺風是否與全球變暖存在直接因果關(guān)系,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容易造成強臺風,、大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增多增強,這是不爭的事實,。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黃磊指出,,國際社會已經(jīng)普遍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tǒng)的干擾越大,,人類社會所面臨的風險就越高,。2015年12月,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黎協(xié)定》,,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為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世界各國必須攜手采取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積極行動?!耙环矫妫揽靠萍歼M步,,研究全球變暖引發(f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fā)生頻次,、強度、分布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提升監(jiān)測,、預測、預報和預警水平,;另一方面,,需未雨綢繆,對基礎(chǔ)設施進行合理規(guī)劃,,加強防范知識的宣傳普及,。”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大西洋颶風數(shù)量的增加與空氣污染源的減少有關(guān),。徐明表示,根據(jù)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颶風,、臺風的能源都來自于海洋,尤其是大西洋颶風,,對海溫變化的敏感性很高,。當大氣透明度增加后,太陽光線更容易到達海面,,海溫更易升高,,這種情況下,更能提供大量的海洋能量以形成颶風,,從物理學上來說邏輯是合理的,。
要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充分認識臺風的破壞力和危害性
面對未來可能趨多,、趨強的臺風,我們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能否跟得上,,應對措施能否扛得?。?/p>
中國氣象局遙感應用服務中心衛(wèi)星天氣應用服務室主任王新介紹,,中央氣象臺對近5年臺風路徑預報能力評估結(jié)果顯示,,路徑預報的誤差正在逐漸減少,。“這與近年來衛(wèi)星技術(shù)的提升密不可分,,特別是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wèi)星風云四號,,搭載了世界首臺干涉式大氣高光譜垂直探測儀器,還增加了很多新能力,,讓衛(wèi)星在觀測臺風時如虎添翼,。”
張玲說,,臺風在海上生成時,,主要依靠衛(wèi)星監(jiān)測。當臺風逐漸靠近陸地時,,又多了一個監(jiān)測手段“地基雷達”,,它能從地面向天上看,可以更清晰地觀察臺風結(jié)構(gòu),,定位也就更加準確,。而當臺風進一步靠近、登陸以后,,密集的陸上地面觀測和自動站網(wǎng)就能大顯身手,。
天羅地網(wǎng)般的監(jiān)測之下,為何9月的兩個重量級臺風“泰利”和“杜蘇芮”都在登陸我國之前轉(zhuǎn)向,,與早期預報不同,?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總工朱定真表示,臺風路徑本身就比較復雜,,打轉(zhuǎn),、停滯甚至倒退都會出現(xiàn)?!芭_風就像陀螺,,本身在旋轉(zhuǎn),同時周圍還有引導氣流,。引導氣流強,,它就穩(wěn)定快速地向一個方向走;引導氣流弱,,它就靠自己的‘內(nèi)力’自轉(zhuǎn),。”因此,,預報員無法在看到臺風后對路徑做出百分百準確的預報,,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兩個臺風一開始預報會向西,,后來氣候因素慢慢變化,,預報也就跟著做出了調(diào)整,。“臺風在不斷變化,,預報也是,。”
這個夏天,,廣東省在短短十幾天里遭遇了臺風“三連擊”,,防災減災能力經(jīng)受了考驗。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副秘書長黃志堅表示,,整個防御過程都要依靠預報成果:氣象部門對全省畫一張風力影響范圍圖,例如12級,、10級風分別影響哪些區(qū)域,,省里再把防御指引發(fā)到基層的三防部門,來決定具體防御措施,。
“在向公眾宣傳時,,我們一直強調(diào)要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充分認識臺風的破壞力和危害性,,臺風來臨前要排查安全隱患,做好門窗加固,、盡量避免外出等,。在鄉(xiāng)村,做好預警,,建立責任人體系,,全力組織群眾安全轉(zhuǎn)移,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秉S志堅介紹。
要有效防御臺風,、減少災害損失,,對公眾加強相關(guān)知識的宣傳和科普十分重要。2016年10月,,超強臺風“海馬”給菲律賓和我國造成嚴重災害,,臺風委員會決定對“海馬”除名,并要求負責取名的中國提交新的臺風名字以補空缺,。中央氣象臺近日發(fā)起了“我給臺風起名字”活動,,借此機會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臺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栓柱表示:“只有當公眾對臺風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及時有效地防御臺風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