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
“開了頭,就會有更多人跟上來”
學校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辦公室主任張韋告訴記者,,教學樓剛建成的時候,,水泥地面質量不達標,。陳海珠就帶領20個老師,,自己動手平整地面,、抹膩子,、刷地漆,,足足忙活了一個暑假?!叭龡澖虒W樓和食堂的水泥地面都是我們自己干的,,陳女士也因此落下了氣喘病……”說著,張韋流下了眼淚,。
陳海珠喜歡爬山,,祖國的大好河山她都爬了個遍?!白龉嬉埠团郎揭粯?,只要你首先做出來了,就會有更多人跟上來,。我只是開了個頭,。”如今,,每年至少有300名志愿者來學校支教,,其中有許多都來自國外。
愛心收獲愛心,。走進學校,,無論是經過操場、餐廳還是教室,,每一個孩子都會跟你揮手打招呼,。陳海珠說,學生們每個月都會輪流去養(yǎng)老院做服務,,今年感恩節(jié),,學校還組織了義賣,籌集的錢為附近村子的老人們買了15個坐便器,。
采訪的時候,,記者還遇到了加拿大籍華人文現(xiàn)權、陸季芬夫婦,,他們退休后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便來到了這里,。雖然剛認識一天,,陳海珠已經為文先生夫婦“不客氣”地排了時間表,“來了太客氣,,他們反倒以后就不愿意來了,。文先生做室內設計的,,可以幫學校做設計,陸女士帶了好多織圍巾的毛線,,相信這個冬天大家肯定能更溫暖啦,。”
感恩——
“這里圓了我的中國夢”
圣誕節(jié)就在眼前,,陳海珠準備回家了,。這幾年,好幾個暑假,,學校不是搞裝修,,就是有志愿者來支教,她都沒有回過美國,。
丈夫陳國鋻是一名醫(yī)生,,十幾年來,他對陳海珠全力支持,,眼科診所的收入全交由她打理,。子女們每個月一發(fā)薪水,也都會寄給她,,有的幾千塊,,有的1000塊。
“他們很好,,每個月都會拿出薪水的10%做慈善,。”陳海珠說,,“有一個孩子,,10年前,他每個月只給我們一塊?,F(xiàn)在20多歲了,,已經可以一個月給好幾百了。獻愛心,,不是等你有錢了才去做,,錢多錢少都是愛心?!?/p>
18年的奔波,,對家人難免有所虧欠?!靶值芙忝?個人,,我排行老大,但父母全靠弟妹們照顧?!标惡V榱飨聹I來,,“感恩父母的教育,他們總是說,,‘天空這么大,,想飛多高都可以’……”
今年,陳海珠有一個特殊的禮物要帶給家人——厚厚的兩大本相冊,。今年是他們夫婦結婚45周年,,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送給他們一張自己家庭的合影,并寫下許多溫暖的話,,“相冊帶回家,,就像帶回了一群親友,上面有我在這里的故事,。我很感恩碰上了這么美的地方,,這里圓了我的一個夢,也是我的中國夢,?!?/p>
本報記者 周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