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翼云接受頒獎 受訪人供圖
90后留美學生駱翼云用自拍桿加手機拍短片《金陵止戈人》,,獲得國際艾美獎:
要讓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
羊城晚報記者 李國輝
1997年,,在紀念南京大屠殺60周年之時,華裔作家張純?nèi)缬糜⑽拈L篇紀實著作《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向世界揭示了1937年那一段悲痛而不容否認的歷史,。
2017年11月,在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前夕,,90后留美學生駱翼云用自拍桿加手機拍攝的一分鐘微電影《金陵止戈人》,,再次呼吁世界不要忘記那段歷史,,而這部微電影,也獲得了當年的國際艾美獎,。
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駱翼云說,獲獎之后她才知道,,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評委也是第一次知道發(fā)生在中國的這段慘痛的歷史,。
一分鐘短片揭示南京大屠殺
國際艾美獎是美國電視行業(yè)最高獎艾美獎的一個分支。2017年,,國際艾美獎向全世界18到30歲的青年導演征集1分鐘短片,,主題為“女性和平使者”?!督鹆曛垢耆恕吩趦砂俣嗖咳雵唐忻摲f而出,,獲得了“女性和平使者”獎。
在《金陵止戈人》這部短片中,,影片的前50秒,,都是在講述一個留學美國的中國女孩,接到了去伊拉克做志愿者的項目的錄取通知,。喜出望外的她去換了伊拉克的貨幣,,在網(wǎng)上申請辦理了去伊拉克的簽證,并學習伊拉克的語言,。
最后,,她站在樓頂上,打電話給自己在南京的外婆,,告知她“這個暑假不回來了,,我要去中東當志愿者,就像華小姐那樣”,。
在影片的最后10秒,,才告訴觀眾發(fā)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以及在大屠殺期間,,有一位給自己取名為“華小姐”的美國人魏特琳女士,,曾拒絕隨其他美國人一起離開南京,并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保護了成千上萬名婦女兒童,,其中就包括片中女主角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