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工作部署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卻要求基層“不打折扣”按方案嚴格落實到位,;群眾遇到問題反復投訴沒動靜,,只要領導批示問題馬上就迎刃而解,;沒有上級明確要求、細化實施辦法,,基層干部“不會干不愿干不敢干”,。
半月談記者近期在多地基層采訪中發(fā)現(xiàn),我黨歷來反對的“脫離實際的,、盲目地憑書本條文或上級指示辦事的作風”的這些“本本主義”亂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
1
工作安排脫離實際,,
卻要求基層嚴格落實到位
省里要求2018年前完成旱改廁任務,,到市里就提出在2017年必須全部完成,而且即便工作要求脫離實際,,也必須嚴格按要求落實到位,。這是東部省份一位基層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近期向半月談記者“吐槽”當?shù)赝七M農村旱廁改造工程的遭遇,。
“時間緊,、任務重就算了,但上級部門提出的工作程序,,與實際情況差距很大,,給基層工作平添很多時間、精力,、資金成本,。” 這位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說,,市里要求旱改廁的施工方必須通過市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選擇有資質企業(yè)來做。事實上旱改廁項目點多面廣,、單個金額少,,適合五到十個人的小施工隊做,有資質的大企業(yè)都沒有積極性。實際操作中只能鎮(zhèn)上邀請大公司幫忙頂名投標,,招標確定后再請小施工隊操作,。
另一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介紹,旱改廁要求一個農村片區(qū)農戶家中全部安裝“雙甕式”沖水廁所,,但北方天氣冷也容易上凍,,一旦上凍,沖水管不出水,、糞便也沖不下去,,全部堵在便器里。加上農村沒有配套排污管網(wǎng),,過去旱廁儲糞池半年清理一次,;改廁后每周都得清理,否則就污水外溢,,“民心工程極易變成糟心工程”,。
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像這類旱廁改造工程中,,上級統(tǒng)一規(guī)定工程實施程序,、完成節(jié)點、改廁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基層實際情況與需求,,背后都是“本本主義”在作祟,讓基層工作很難開展,、工作成本也大幅上升,。
上述基層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說,僅旱改廁走公共平臺招標這么一趟程序,,在縣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招標耗了兩三個月不說,,支付招標代理費就有約3萬元,相當于20多家農戶改廁項目投資,,“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群眾也有意見”,。
中部省份一位村支書說,,領導安排、指示必須嚴格落實到位,,即便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他說,他所在村只有4戶貧困戶,,不屬于貧困村,,但上級要求開扶貧會,、報數(shù)據(jù),他們都得照樣參會,、填表,。
“開一次會來去一天時間,僅扶貧領域平均兩天一次會,,讓村干部疲于奔命,,很少有時間能夠好好考慮本村實際發(fā)展?!边@位村支書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任務確實多,、雜,需要抓關鍵,、抓重點,,可上級領導抓的重點與本村實際情況不符合,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否則就是落實不得力,,作風有問題。
群眾反復投訴沒動靜,,
領導批示馬上解決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除一些上級部門安排工作不顧實際、照本宣科,,要求基層嚴格落實這種現(xiàn)象之外,,一些基層干部遇到群眾反映問題、提出訴求,,長期晾著不理不睬,,一旦有領導批示才立即行動,辦理到位,。這種基層工作中出現(xiàn)的“本本主義”現(xiàn)象,,也傷害了不少群眾的心。
家住武漢市漢陽區(qū)墨水湖畔的譚先生,,發(fā)現(xiàn)湖畔綠道100多米長的棧橋上,,有26組鐵護欄年久失修,失去防護功能,,成為湖邊散步大人與小孩的安全隱患,。
“我從2017年1月份開始向區(qū)長專線投訴,問題被推到街道解決,;后來又反復投訴到市長熱線,,反反復復竟都沒有找到責任單位來維修,。”譚先生說,,他前后投訴反映了一個半月時間,,沒有任何回音與動靜,直到譚先生等待無果,,就此“小問題”向武漢市市領導寫信反映被批示后,,施工人員很快就來到現(xiàn)場,對傾倒護欄進行更換維護,。此事被武漢市紀委,、武漢市電視臺開辦的“作風聚焦”欄目曝光。
事后,,武漢市作風巡查組對接受群眾投訴的漢陽區(qū)區(qū)長熱線等部門進行走訪發(fā)現(xiàn),,此前接到市民投訴后,區(qū)長熱線都是將問題情況轉給綠道管理責任方,,得到回復都是問題已處理,,居民很滿意,對此也未進行抽查或核查,;責任方漢陽控股集團表示,,公司正在重組過程中,“管理中銜接出現(xiàn)了問題”,。
參與走訪調查的巡查員介紹,,市民反映問題被搪塞,給市領導寫信被批示后,,相關部門才迅速采取行動,,這反映出不是問題本身不好解決,而是面對百姓呼聲的態(tài)度問題,。
一些基層干部坦言,,有領導指示才行動,沒指示就按兵不動的“本本主義”各類表現(xiàn),,背后折射出一些干部“慵懶散”的主觀心態(tài),,以及一些地方“唯上”的考核評價體系使然。做的工作領導不滿意,,就會被視為碌碌無為,、毫無章法,這也是基層工作“讓群眾滿意,,不如讓領導注意”,,出現(xiàn)各類“本本主義”亂象的主要原因。
破解“本本主義”亂象需根治四大“病灶”
不少受訪基層干部認為,,工作安排脫離實際也要硬著頭皮上,,沒有領導指示,、實施細則就不愿干、不會干等“本本主義”亂象,,給基層工作帶來多重危害,,要將其徹底杜絕需要根治四項“病灶”:
一是杜絕“部署教條化”。 工作部署中,,不能過于強調“一竿子插到底”“一根標尺看好壞”,,應在完善事中、事后監(jiān)管基礎上,,給予基層合理調整,、靈活處置的空間。
河南省太康縣馬廠鎮(zhèn)黨委書記趙春麗說,,需要給基層干部一定的工作創(chuàng)造空間,,讓他們能圍繞當?shù)氐膶嶋H情況,結合個人工作優(yōu)勢,,將基層急需要解決的問題,,老百姓迫切盼望的問題解決好,。
二是治理“干部慵懶散”,。 一方面應加大對干部的管理和監(jiān)督力度,通過作風巡查,、溯源追責等方式,,強化公務員隊伍履職擔當責任心與主動性;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探索合理正向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考核等方式,,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治理干部作風“慵懶散”,,根治遇到問題“推拖繞”,。
三是打破“唯上式考核”。 政策好不好,,要看鄉(xiāng)親們是哭還是笑,。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等專家表示,在針對基層干部的考核評價體系中,,應該將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標準,而非領導是否注意,、是否滿意,,引導基層干部注意力“往下看”,,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四是改變“出錯難容忍”。 讓基層干部工作有信心,、有底氣,,關鍵還得讓“試錯”“容錯”機制落到實處。
盡管各地都已陸續(xù)出臺干部改革創(chuàng)新“容錯”機制,,但一些地方仍然對干部“犯錯”容忍度低,。
對于基層干部實際工作中因非主觀因素出現(xiàn)的錯誤,應在及時糾錯,、補救中,,對干部充分予以容忍、保護,,真正激活基層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