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如夢令”和“江梅引” 來源/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供圖
上海中心地下二層,,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花店,深色店招上,,“上?;B商店”這個名字有些大眾化,似乎任何一家賣花的店都可以這么叫,。然而,,追溯這家店的歷史,成立至今居然已有69年,。今年,,店里有兩款年宵花成為了爆款,設(shè)計者是年僅19歲的花藝師蔣孟良,。
昨日下午,,蔣孟良制作的“如夢令”用西式馬燈替換了原來的中式燈籠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
“詩意”的年宵花意外走紅
這家已近“古稀”的老店,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在南京路上專營花鳥魚蟲的商店,,現(xiàn)在隸屬于上海建工園林集團旗下的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因地塊動遷開發(fā),搬遷到徐家匯經(jīng)營多年,。今年1月28日,,它移師上海中心重新開業(yè)。為了迎合樓內(nèi)白領(lǐng)族的喜好,,新開的老店全面啟用年輕人來擔當,。
年輕人對老店品牌知曉度不高,就要靠拳頭產(chǎn)品來說話,。當時,,考慮到臨近春節(jié),店內(nèi)的技藝擔當——2017年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中國賽冠軍蔣孟良,,就打算設(shè)計幾款年宵花,。“設(shè)計的時候,,經(jīng)理就提醒我,,要先有故事,才有花,。”蔣孟良說,,后來就有了“如夢令”和“江梅引”的故事,。
一款取材于李清照《如夢令》中的“應(yīng)是綠肥紅廋”,在顏色布局上大面積采用綠色,,但又隱約透出兩朵粉紅色的斑克木花,。另一款則取材于姜夔《江梅引》中“見梅枝,,忽相思”,花的品種選用臘梅,、澳梅兩種,,與之相呼應(yīng)。
沒想到,,在微信公眾號“上花源”上一經(jīng)推出,,兩款年宵花在一個月內(nèi),線上線下賣出近200個,,現(xiàn)在已經(jīng)脫銷,。記者只能在店內(nèi)的滾動大屏上看到,這兩款年宵花是裝在長條形的鏤空網(wǎng)格燈籠里,,配搭著花花葉葉,,造型好看。燈籠口上還掛著一個紅紅的“?!弊?,十分喜慶?!瓣P(guān)鍵是供貨商的燈籠年前沒有貨了,。”花店店長湯猛琦告訴記者,,他們跟預訂的客戶進行解釋,,有些愿意換成其他樣式,有些則認準了圖片上的樣式,,表示可以等到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