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如夢令”和“江梅引” 來源/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供圖
上海中心地下二層,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花店,,深色店招上,,“上海花鳥商店”這個名字有些大眾化,,似乎任何一家賣花的店都可以這么叫,。然而,追溯這家店的歷史,,成立至今居然已有69年,。今年,店里有兩款年宵花成為了爆款,,設計者是年僅19歲的花藝師蔣孟良,。
昨日下午,蔣孟良制作的“如夢令”用西式馬燈替換了原來的中式燈籠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
“詩意”的年宵花意外走紅
這家已近“古稀”的老店,,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在南京路上專營花鳥魚蟲的商店,,現(xiàn)在隸屬于上海建工園林集團旗下的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因地塊動遷開發(fā),,搬遷到徐家匯經(jīng)營多年,。今年1月28日,它移師上海中心重新開業(yè),。為了迎合樓內(nèi)白領族的喜好,新開的老店全面啟用年輕人來擔當,。
年輕人對老店品牌知曉度不高,,就要靠拳頭產(chǎn)品來說話,。當時,考慮到臨近春節(jié),,店內(nèi)的技藝擔當——2017年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中國賽冠軍蔣孟良,就打算設計幾款年宵花,?!霸O計的時候,經(jīng)理就提醒我,,要先有故事,,才有花,。”蔣孟良說,,后來就有了“如夢令”和“江梅引”的故事。
一款取材于李清照《如夢令》中的“應是綠肥紅廋”,,在顏色布局上大面積采用綠色,但又隱約透出兩朵粉紅色的斑克木花,。另一款則取材于姜夔《江梅引》中“見梅枝,忽相思”,,花的品種選用臘梅,、澳梅兩種,與之相呼應,。
沒想到,,在微信公眾號“上花源”上一經(jīng)推出,,兩款年宵花在一個月內(nèi),線上線下賣出近200個,,現(xiàn)在已經(jīng)脫銷。記者只能在店內(nèi)的滾動大屏上看到,,這兩款年宵花是裝在長條形的鏤空網(wǎng)格燈籠里,,配搭著花花葉葉,造型好看,。燈籠口上還掛著一個紅紅的“?!弊郑窒矐c,?!瓣P鍵是供貨商的燈籠年前沒有貨了?!被ǖ甑觊L湯猛琦告訴記者,他們跟預訂的客戶進行解釋,,有些愿意換成其他樣式,有些則認準了圖片上的樣式,,表示可以等到年后。
蔣孟良正在對插花做微調(diào)整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
春節(jié)不打烊花藝師忙趕工
春節(jié)期間,,店里的營業(yè)時間有所調(diào)整,但每天仍營業(yè),。昨日下午3點,,記者在店內(nèi)見到了蔣孟良,他正趕著為顧客制作“如夢令”,。經(jīng)顧客同意后,當天的“如夢令”用西式馬燈替換了原來的中式燈籠,。
只見他在工作臺上將材料一一擺好,就開始處理花材,。“先剪去多余的葉子,,不好的花頭也要掐掉,,這樣有助于減少鮮花養(yǎng)分消耗,,可以保鮮更久,。”蔣孟良邊解說,,手上的活一刻也不停,“最好是45度斜減,,讓花枝的吸水面積更大,。”
隨后就是用打刺鉗將花刺從上至下去除,,插入有水的花瓶內(nèi)“回一回”。等待的同時,處理苔蘚和花泥,,只見他用美工刀將花泥削出一個山坡山谷的起伏形狀,隨后將苔蘚“依地勢”切成幾塊,,鋪在花泥上,不合適的地方再進行調(diào)整,。等“地基”在燈籠內(nèi)搭建完畢,先插大枝葉,,然后才是插花,“小花在上,,大花在下,避免頭重腳輕”,。等到整體形狀出來,再用小枝葉做微調(diào)整,。“‘如夢令’選用的都是干花類的品種,,顧客不用細心打理,,也可以保存很長一段時間,。”蔣孟良說,。
經(jīng)歷過十多年的年宵花銷售,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王一士表示,,近幾年,年宵花的新品種并不多,,主要是造型上翻花樣。不過,,無論年宵花款式如何翻新,,不變的始終是年味。
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