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絕不能漂浮(話說新農村)
因戶施策,,必須符合實際,。因區(qū)施策,要結合當?shù)刭Y源稟賦特點和市場變化趨勢,,把貧困戶扶持到產業(yè)增值鏈條
每年1000多萬人口脫貧解困,,脫貧攻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穩(wěn)定推進,,貧困地區(qū)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qū)面貌明顯改善,。但是,貧困地區(qū),,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qū)依然面臨著一系列短板: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滯后,,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fā),,經濟發(fā)展滯后,,人窮村也窮。這個時候,,如果扶貧只顧栽些盆景,,搞些面子上的事,作風漂浮,,那就不能實現(xiàn)如期脫貧目標,,就交不了賬,。
脫真貧,扶貧對象失去準頭,,就是漂浮,。是不是真貧,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家里有沒有讀書郎,確實是一個看似不錯的經驗,。但經驗終究不是辦法,,更不是根本之策。是不是真貧,,最終要算賬,,要看農民具體收入,要看農民具體支出,。算賬是瑣碎,,但必須沉下去,把賬本搞清楚,。有沒有困難,?當然有。很多農民沒有記賬習慣,,這就需要扶貧干部跟得上趟,,替農民記上賬。貧困地區(qū)一般都比較偏遠,,路也不好走,,所以扶貧干部要吃得下苦,把這個賬記清楚,、算明白,。有了精準的脫貧賬,脫真貧就有了可靠的依據(jù),。
到有的貧困村調查,,看上去一切都搞得不錯,井井有條,。到村辦一看,,省上的、市里的,、縣里的駐村干部都有集體宿舍,,條件是簡陋了一些,但還是比較干凈。脫貧攻堅進度表掛滿墻,,一家一戶都有一個賬本,,一摞一摞整齊地擺放著。應該說,,這些賬本基本反映了貧困戶收入和支出的情況,,是“入列”和“出列”的依據(jù)。但跟村干部熟識之后,,再聊這些賬本的情況,,就有點不托底了。特別是收入水平接近貧困線標準的家庭,,村里會計算賬的手一松,,他就“出列”了,手一緊,,他又“入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