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教材減“塑”
◆ 卡式磁帶依靠教材捆綁仍有市場,,到底是“必需品”,,還是“擺設”?
◆ “小磁帶”背后有“大浪費”:若1000萬人每人每年買兩盒磁帶:①相關教育開支將達數(shù)億元,;②其總重量約2.4億只塑料袋,,約覆蓋約200個足球場;③磁帶總長可達170多萬公里,,可沿赤道纏繞地球40多圈
◆ 教材“減塑”需更多行動:讓教材與磁帶,、光盤“解綁”,有組織地開展“回收行動”
數(shù)字時代本應成“老古董”的卡式磁帶,、復讀機,,靠著與英語等教材的“捆綁”得以“續(xù)命”,每年還在大量生產(chǎn),、分發(fā),,又被大量閑置、廢棄,。這是《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前夕采訪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
學生正在進行聽力測試(來源/本刊)
部分中小學英語聽力教材同步配發(fā)磁帶,、光盤,這是目前全國多地推行的政策,。受訪地方教育部門人士表示,,英語教育“捆綁”卡式磁帶,意在照顧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
但也有受訪者為本刊記者算了一筆賬,。以2017年為例,全國共有在校初中生4300多萬人,、高中生2700多萬人,,還有數(shù)量更多的小學生和學前教育學生,。如果其中1000萬人使用卡式磁帶和復讀機,相關教育開支將達數(shù)億元,,而且每年產(chǎn)生的磁帶外殼,,折算成等重塑料袋能覆蓋200多個標準足球場,沾滿磁粉的塑料帶能纏繞地球40多圈,,學生們手中積存的復讀機排起來有幾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