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和《山楂樹之戀》,都是那個時代的作品。你對那個時代有感覺,可能年輕人不一定了解,但你還是熟悉它,所以看到好的故事,看到里面有一種感動你的東西,就愿意去拍它,。不過,感動自己的未必是自己過去某段經(jīng)歷,。
每個時代都有你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現(xiàn)在的90后,、00后,他們感興趣的也是他們在這個時代所接觸到的東西,這就叫做時代的烙印,。作為一個從那個時代過來的導演,如何去迎合或面對現(xiàn)在的市場,其實也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堅持做你自己,堅持你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找到你受感動的那個點,然后把它拍好。
電影拍好了,打動了人,年輕人當然也會受感染,這就有了價值,。有了價值,創(chuàng)作可以延續(xù),你說你的時代多么了不起,你的故事多么了不起,但是你沒拍好,你自說自話,大家也不理你,。你的創(chuàng)作,對不起,就得一邊待著去。所以還是要提高自己講故事的能力,。電影就是故事電影,無論怎么樣,這故事要講好。
那么,怎樣提高講故事能力?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分享?
“沒有特別的經(jīng)驗,”張藝謀說,“講故事的能力,坦率地說,沒有哪個導演就能說是做好了的,這是一輩子的事情,?!?/p>
“我現(xiàn)在回想,好像人類這個物種的天性,從小就要聽一些故事吧。你看孩子幾乎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小時候要聽媽媽,、聽奶奶講故事才能睡覺,。所以直到今天為止,故事講好,一部電影才能成功,。不管你的觀點、你的道理,、你的哲學多么深邃,多么了不起,但要是你的故事沒講好,大家就不買賬,。而且,故事不但要講好,還要講得有特色。今天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觀眾見多識廣,眼光很高,要求比較苛刻,不再像過去的觀眾容易滿足,?!?/p>
“講故事是一個導演畢生要做的功課,活到老學到老,。這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去學習,。”張藝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