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龍舟競渡,,時至今日已經(jīng)由一項中國傳統(tǒng)民間活動演化成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和文化盛事。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意大利的龍舟運動已開展了近三十年,,如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推廣龍舟運動,也成為一些當?shù)厝藘A注畢生的事業(yè)——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意大利龍舟槳手毛拉的故事,。
意大利首都羅馬市郊的阿爾巴諾湖,,是1960年羅馬夏季奧運會皮劃艇項目的比賽地點。這里平靜的湖面是開展水上運動的理想之地,。隨著中國傳統(tǒng)龍舟運動在意大利的推廣,,阿爾巴諾湖上的平靜時常會被整齊劃一的龍舟號子聲打破。
正在訓練的這支隊伍叫作黎明龍舟隊,,毛拉·黛齊在其中擔任槳手,。她的父親阿爾多·黛齊是意大利著名的皮劃艇選手,曾奪得奧運會銀牌,。
毛拉說,,槳入水是整個劃水過程的開始,所以下槳一定要有力,,腿,、腰、臂的發(fā)力要集中連貫,。隊員們正為此進行針對性訓練,。
槳手是毛拉在龍舟隊近三十年里一直扮演的角色。1990年,,毛拉在朋友的邀請下加入一支當?shù)氐凝堉坳?,她在隊里結識了現(xiàn)在的丈夫喬萬尼。從那以后,,劃龍舟成為兩人業(yè)余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龍舟隊里,隊員們根據(jù)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和技術特點,,各就其位,,各盡其能,,團結一致。無論輸贏,,共同進退,,這正是毛拉眼里龍舟運動的魅力所在。
對龍舟運動的熱愛讓毛拉不滿足于擔任一名槳手,,她還在意大利龍舟協(xié)會和歐洲龍舟協(xié)會從事志愿者工作,,希望龍舟運動在意大利乃至歐洲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推廣。毛拉和喬萬尼的女兒,,也在耳濡目染之下成為龍舟運動及中國文化的愛好者,。
毛拉和喬萬尼的女兒 克里斯蒂娜:可以說我是在龍舟船上長大的,最后我也在龍舟隊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個位置,,這是一個讓我很開心的運動,。 不管是和我父母還是他們的朋友在一起,在劃船的時候,,沒有老人和年輕人的分別,,這個感覺很好。
如今,,意大利全國有20多個龍舟運動愛好者組成的團體,,常規(guī)注冊會員一千五百余人。今年端午節(jié)前夕在羅馬舉行的意大利全國龍舟大師賽,,吸引了全國各地數(shù)百名選手參賽,。這是一場龍舟運動和中華文化的盛會。
意大利卡塔尼亞龍舟隊隊長 法比奧:我們是卡塔尼亞龍舟隊,,卡塔尼亞距離羅馬有八百公里,這是我們隊的標志——一條龍臥在火山上,。
如今,,在世界各地舉行的龍舟賽多種多樣,喜愛劃龍舟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隨著龍舟運動的風靡,,開拓進取、激流勇進,、凝心聚力的龍舟精神也一同傳遍海外,,向世界講述新時代的中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