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18載,,把青春刻入大國工程——記中國電建項目經(jīng)理,、共產(chǎn)黨員徐有亮
新華社記者姜琳
在轉乘兩趟飛機、奔波20多個小時后,,27日,,徐有亮終于從老撾卡西縣的中老鐵路項目部回到闊別數(shù)月的云南家中。這一天,,是他15歲的女兒參加中考的日子,。
荒山野嶺、工地一線,,遠離親人,、聚少離多,這是工程建設的行業(yè)特點,,也是徐有亮過去18年的工作與生活寫照,。
從21歲進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水電十四局至今,他輾轉奮戰(zhàn)在三峽水電站、小灣水電站,、非洲喀麥隆水電站,、貴廣鐵路、西成鐵路等項目一線,,把最寶貴的青春刻入了一個個重大工程,。
建設一線的“先鋒戰(zhàn)士”
6月,位于老撾北部的卡西縣,,時晴時雨,。雨季的提前到來更增加了正在這里建設的磨萬鐵路四標段的施工難度。
1000多名中國和老撾籍員工日夜奮戰(zhàn),,“領頭羊”就是中老鐵路Ⅳ標Ⅱ分部項目經(jīng)理徐有亮,。
他所在的項目部承建的37.4公里鐵路,含12座橋梁工程,,5座隧道工程,,橋隧比達到73.71%,露天作業(yè)面僅有9.83公里,。不僅如此,,項目之初,施工物資匱乏,,交通條件極為不便,。
在徐有亮的帶領下,項目部全力奮戰(zhàn),,并于2017年3月實現(xiàn)了中老鐵路全線第一個隧道工程開工,,獲得業(yè)主充分肯定。
經(jīng)過一年多的鏖戰(zhàn),,2018年5月,,項目部承建的中老鐵路全線最長輔助基坑2號森村斜井貫通;幾天后,,拉孟山正線隧洞掘進破千米大關……
“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工程和示范項目,,也是惠及兩國人民的重要舉措。在這里我們不僅僅代表自己,,還代表著中國,,一定要把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完成好?!毙煊辛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