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梨村貧困戶樊建波,,在扶貧驛站及縣鎮(zhèn)支持下開設網店,通過網上銷售水果,、罐頭和梨膏等農產品,,一年收入超過20多萬元,不僅脫貧,、還致富,。
碭山縣還發(fā)動全縣電商企業(yè)與種植水果的貧困戶精準對接幫扶,以高于市場10%的價格收購貧困戶農產品,,幫助其實現(xiàn)銷售和增收,。去年,98家電商企業(yè)結對幫扶貧困戶2318戶,,僅“鮮果時光”一家電商企業(yè)就結對精準幫扶貧困戶470多戶,。
電商脫貧樹典范,電商脫貧成模式
用嘴巴含著觸控筆的李娟成為脫貧奮進的勵志代表,。(孟楊/攝)
7月7日,,李娟跟往常一樣躺在床上,聽著手機提示聲,,不時用嘴巴含著觸控筆跟網友交流,,接單。
32歲的李娟,患有骨髓空洞癥,,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動,,體重僅有25公斤。全家因為她的重病陷入貧困,,也因為她擺脫了貧困,。
李娟用嘴巴含著觸控筆,學會了上網,,2016年在熱心電商的幫助下,,走上了網上創(chuàng)業(yè)賣水果的道路,不僅幫父母將自家滯銷的水果銷售出去,,還幫附近鄉(xiāng)親銷售酥梨,。
2017年,她在網上銷售了40萬斤酥梨,,榮獲“全國扶貧攻堅奮進獎”,。
“碭山擁有電商平臺21個,電商企業(yè)984家,,網店和微商2萬多家,,帶動10萬多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yè),2016年全縣網上農產品銷售額達31.6億元,,2017年突破40億元,,成為全國網上農產品銷售第一大縣。電商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給碭山脫貧攻堅工作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一條新路?!贝X山縣委書記王廣敏介紹,,碭山結合自身實際,依托水果產業(yè)支撐和農產品電商帶動,,把電商精準扶貧作為支柱性產業(yè)扶貧工程來抓,,有效帶動了1.26萬戶、2.51萬人擺脫貧困,,走出了一條符合碭山實際的農村電商精準扶貧之路,。